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疆和田农村小学的一堂双语课:学用“爱”造句

2014年11月03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3日电 题:新疆和田农村小学的一堂双语课

  中新社记者 肖欣

  “‘老师’怎么写?”坐在后排的麦尔哈巴和邻座女生私下讨论着,翻书查看,然后一笔一划模仿写下“我爱玛依拉老师”。中新社记者10月下旬在南疆和田农村小学旁听的一堂双语课上,学生们正用新学的“爱”字造句。

  玛依拉正在前排逐一辅导学生,用维语和汉语反复解释,“爱就是喜欢,可以说‘我爱爸爸’、‘我爱妈妈’,也可以说‘我爱唱歌’、‘我爱跳舞’”,几乎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她走得很慢。

  麦尔哈巴在和田墨玉县普恰克其乡村小上五年级,暑假里她参加国务院侨办组织的“寻根之旅夏令营”,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乌鲁木齐,在兴奋之余发现,汉语不流利,去小卖店买东西都难。回到学校,她主动找到玛依拉,要求重学基础课。

  玛依拉是新疆外侨办的住村干部,工作组中5名维吾尔族干部和1名汉族干部义务担任村里两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的双语教师。此前,村小的双语课靠汉语并不流利的维吾尔族教师和不会讲维语的汉族教师配合完成。

  玛依拉的同事阿依古丽正在隔壁上课,她在黑板上写下“秋天”,指着窗外告诉学生,“秋天,树叶黄了,瓜果成熟”,“然后是冬天,冬天会下雪”。跟读时,学生们举手很踊跃,但对小学二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准确掌握汉语的声调的变化是个困难,需要阿依古丽逐个纠正读音。

  下课铃响起,前排男生一窝蜂冲出教室玩耍,麦尔哈巴和后排女生举着作业本簇拥到玛依拉周围。

  终于检查完所有作业,女生们拉着玛依拉到教室外踢毽子。路过教师门口的老教师阿布杜·热合曼笑着告诉记者,“玛依拉她们来了之后,女生们更开朗,更爱笑啦。”她们的时尚装扮也掀起一阵“风潮”,女生的头巾颜色变得鲜艳,不再裹住脖子和脸。

  课间,有学生跟阿依古丽请假,因下午要去田里帮忙干农活。阿依古丽告诉记者,认为读书成本太高,不如学一门赚钱的手艺,是南疆农村至今仍普遍存在的观念。但这几个月有家长告诉她,孩子“长本事了”,做生意时居然能帮着当“翻译”;还有家长承诺,农忙时不再让孩子去干农活或打工了;今年新学年开始时,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抢着给孩子报名上双语班。

  麦尔哈巴放学后也有了新去处。从放学到天黑,村委会院子里总是挤满来看书、嬉戏的孩子们。

  来探望工作组的新疆外侨办党组书记吴宪向记者回忆起少年时的经历,“文革期间也看不上书,隔壁搬来户从北京来的军人家庭”,他至今记得邻居家中有满满一面墙的书籍,一周能花40多块钱买书,这在当时相当于普通人近一个月的工资,“我在他家把当时能看的书都看完了,现在想想,对人生有深远的影响。”

  今年4月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新疆南疆时,曾到村小旁听双语课,询问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情况;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南疆四地州推行免费高中教育,逾9万学生受益。

  新疆教育厅数据显示,2010年前,和田、喀什、克州高中升学率仅为23%,近几年随着各项优惠措施实施提升至60%,但仍低于全疆80%的平均水平。(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