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教师“区管校用”难破择校迷局

2014年11月05日 13:18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为了解决择校热,教育部计划从今年开始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县(区)范围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江苏省包括南京、苏州在内的几座城市被列为教师“区管校用”的试点。区管校用,就是老师不再属于学校,而划归区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统筹骨干老师去薄弱学校教学。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长之所以择校,是因为好学校里有好老师。所以,只要把好老师分解到其他学校,择校热自然化解。但是正如家长反问的,如果把名校的老师都调到普通学校,名校不就变成个空壳了吗?如果仅仅派几名老师出去,名校还是名校,普通学校也不会因为几个老师就身价倍增,该择还是得择。名校大热,家长疯狂拥挤,有老师的功劳,更有学校本身的强大优势。在家长眼里,名校是金饭碗,老师是金饭碗里的巧克力。撒几颗巧克力出去,并不能降低人们对金饭碗的崇拜。

  江苏试点教师流动起步算早的,已经4年了。可这4年交流了那么多老师,择校热缓和了吗?没有。择校热的背后藏着的是教育深层问题,仅靠调动一些老师,想牵着家长鼻子走破解多年顽疾,很难奏效。当然,治本的路上需要不断治标。教师的流动有利于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质量和教学水平,“人人家门口都有名校上”离不开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不过,归根结底,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人们对好学校的趋之若鹜,才是择校高烧不退的根源。

  这是喊了多年难啃的硬骨头,还会继续被喊下去。一刀切禁止择校;政策和财力向普通和偏远学校大规模倾斜;培育更多类型学校增加社会选择性、创新特色教学品种增加学校吸引性;减少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力等等。这个链条上,要解决的东西太多。我们乐见教师“区管校用”的创新,但它不是打开择校迷局的钥匙,起码不是全部。

【编辑:叶攀】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