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日报:还职校安全实习须防校企利益勾兑

2014年11月24日 08:5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201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发布,根据教育部选取的80万例样本分析,2013年每10万名实习学生发生一般性伤害的约为78.65人,其中导致死亡的约为4.69人。而全国工矿企业每10万职工的平均死亡率为1.636人,知情者透露“职业院校实习事故死亡率高于煤矿事故死亡率”。(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不算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原来尚未完全走出校门的实习学子,竟面临如此高的人身风险。根据报道,我国每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职业院校学生达1200万名,中职、高职在校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分别为一年和半年,面临风险的人数之多和时间之久,更是令人心忧。

  近年来,不时出现学生在顶岗实习致残乃至身亡的情况,一次意外的出现,往往会引发家属、学校与企业三方剧烈矛盾和冲突。矛盾这边,学生家属难以接受事实,尤其如今不少学生为家庭独生子女,被家人甚至整个家族视为掌上明珠,意外发生后家人无法承受;矛盾那边,学校和企业互相推诿,往往难以顺利划清责任,给出事家庭做出及时安抚与合理补偿。

  超煤矿事故的死亡率,不应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它的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不幸与梦碎。一出出悲剧惊醒着我们,混乱不堪的职业院校实习现状,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其中,首要的便是找到危险的根源,从源头上切断职业院校实习风险。那么,到底是什么将职业院校实习变得比下井挖煤还危险呢?

  根据《报告》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说法,实习专业不对口、异地实习、安全教育与管理流于形式是主要原因。客观而言,职业院校实习风险高居不下,这些因素不可忽略,何况职校岗位多与机械操作或体力劳动有关,人身风险本就偏高。不过,职校实习环境再差也比煤矿好,学生安全意识也肯定超过矿工,“实习死亡率超煤矿事故”如此不正常现象的出现,背后藏有更大的黑手,那便是职校和企业主观上的利益勾兑——学校为企业输入廉价或免费劳动力,企业尽可能榨取盘剥,将得到的利好返还一部分给学校。

  也就是说,顶岗实习不是问题的关键,校企利益勾兑之下变味的顶岗实习,才是职业院校学生“实习不安全”的原罪。在逐利目标之下,借着“学生必须到企业顶岗实习才能毕业”的由头,职校与企业达成盘剥学生的默契。个别职校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竟然将刚进校的学生全部“打发”到企业,以“保护学生安全”为名对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实际上是将学生关在厂房里,要求其不分日夜地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有学生吐槽“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根本学不到任何技能”。

  变味的顶岗实习,学生成了廉价劳动力,做着洗瓶子、搬箱子、开机子等简单的体力劳动,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时间也常超出8小时;学校成了企业压榨学生的帮手,没有专业指导,更没有对学生的关爱;企业成了赚取学生辛苦钱的血汗工厂,对学生专业提升没有实质性帮助……

  要降低职校学生实习的人身风险,必须对校企利益勾兑做出相应防控。沿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一方面,教育部门应主动出击,查清学校与实习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谨防过界的利益牵连;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劳动、安监、教育等部门应上门督查,防止企业压榨学生,对于违规企业应严厉整肃。只有提前做好校企利益勾兑的防范工作,才有“实习前做安全培训,实习中做过程管理,事故后做风险保障”等其他可能。(唐金凤)

【编辑:吴涛】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