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部连发两文件规范高考加分 招生改革再出实招

2014年12月18日 1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马海燕)正在准备“华约”自主招生考试的北京高三学生李红(化名)突然解放了:往年这个时候即将开始的自主招生考试突然被取消了。为了拿到梦想中的清华大学的高考加分,李红已准备了近一年。

  中国教育部17日连发两个关于招生考试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均针对诟病颇多的高考加分进行规范。这是今年9月继《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关于高考招生的两个重要文件,受到各方关注。

  前者规定,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同时规定不得采用高校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等。

  后者规定,自明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取消奥赛、体育、德育等五花八门的获奖加分获得一致好评。一个学校几十名二级运动员、几十名航模获奖者的报道近年来不断见诸媒体,由此带来的“以权加分”、“以钱买分”等屡受社会批评,学生家长对取消各类加分几乎持“一边倒”的支持态度。

  而自主招生涉及的学生群体更大,考试规范程度受到的关注度也更高。每年都有数十万像李红这样的重点中学里的优秀高三学生为一些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提前备战,争取10分到60分不等的加分机会。拿到了加分就意味着增加了进名校的砝码,因此,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

  本来为推动高招改革而设立的自主招生政策始于2003年,目前共90所高校参与,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但随之而来的是“掐尖”抢生源问题日益突出,逐渐形成了以北京大学领头的“北约”、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和以多家理工大学结盟的“卓越”等笔试联盟,同一时间考试,考试难度越来越刁钻,让学生不得不在高考前就面临痛苦的选择。

  同时,关于自主招生的暗箱操作问题更是受到非议。去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涉嫌招生贪腐案发,更是把自主招生推到风口浪尖,到底该赋予学校多大的招生自主权引发社会讨论。

  此次规定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往年部分高校组成的笔试联盟全部取消,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世洁表示,自主招生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但权力的行使必须纳入完善的制度牢笼。完善申请报名和审核程序、规范录取程序和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均是此次自主招生政策调整的核心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自主招生的规范和公平公正,必须得到有效保障。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亚章认为,自主招生饱受社会争议、广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拔规则不明晰、决策机制不健全、选拔过程不透明、监督监管不到位。此次一方面强调加强信息公开,将报名、审核、公示各个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另一方面强调严查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申诉和举报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这将进一步确保自主招生的平稳有序和高校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