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孩为过一个愉快假期 门前贴出告父母书避免冲突

2015年02月09日 13:27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

  假期要来了问题也来了,7天长假和父母怎相处?

  为了过上一个和平假期

  女儿门前贴出告父母书

  春节长假将至,在外求学、工作的子女们都会选择回家和父母团聚。那么问题来了:多数网友反映,七天长假和父母朝夕相处,第一天温馨和睦,第二天开始麻木,第三天怨愤气鼓,第四天想着跑路,巴不得假期快快结束。

  假期和父母团聚,怎样才能和平相处?今年21岁大四学生杨琳想出一个妙招———上周放假回到家第二天,她就在卧室门上贴出一篇《假期作息告父母书》,七条规则既针对父母,也约束自己。小杨说,这都是总结以前教训得来的经验,“先说断后不乱”。不过,小杨明显感觉,《告父母书》贴出来后两天,家里变得异常沉默。父母既没认可也没反对,闲谈之间也只字未提,让小杨既纳闷又好奇。

  防吵架,女儿门上贴告示

  小杨家住合川区小桥路81号A栋5-1,是家中独女。

  “我就想好好放假休息一下,但每次假期都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破。”小杨说,父母早上8点前就要出门上班,7点多就会拉她起来吃早餐。“有时我把门反锁了,我妈还一直不停地敲,烦透了。”小杨说,为此她和妈妈吵了不下三次架,每吵一次妈妈都说再也不管了,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清晨来敲她房门。因此,把“早上九点钟前请勿打扰”列为《告父母书》第一条,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有懒觉的假期。

  小杨《告父母书》其他6条分别为:下楼买东西请至少提前半小时通知;卧室清洁每周至少一次,且由我自行处理;进屋请先敲门,且尊重我的隐私;不要拿我和别的小孩比,我已经长大了;家里要来什么人提前一天告知;不要打听我的情感事,也不要给我介绍。

  小杨说,这张《告父母书》在学校就想好了,每一条都是针对和父母曾发生过矛盾的事情,父母生气自己也伤心,因此提前表明态度,好让假期过得更轻松;由于张贴前觉得自己语气有点重,怕再次引发家庭冲突,小杨又在某些条款后加上备注,还画了微笑表情和桃心。例如第一条“请勿打扰”,后面用铅笔在括弧里写着“我也保证晚上12点之前睡觉”。最后关于情感的那条,写着“如果到了那一天我一定会带回来的”。

  撕不撕?父母意见起分歧

  小杨母亲谭女士43岁,是新世纪百货超市合川滨江路店员工。她告诉记者,女儿贴出告示第一时间她就看到了。“她不懂事,我看到第一眼就想给她撕了,但她爸爸提议暂时先别撕。”谭女士说,关于女儿门上这张告示的去留,夫妻俩这两天都在商讨。

  “我们小时候都要帮父母分担家务,哪里有他们现在这么清闲。”谭女士承认,以前在女儿的习惯问题上和她吵了不少架,以至家人让她毕业后在身边找工作,女儿则死都要呆在主城,离他们远远的。

  小杨父亲说,女儿早上睡到很晚才起,晚上又看电视到很晚才睡,白天家里有啥事一点也帮不上忙。去年,因为她妈妈喊她下楼买酱油,喊了几次都没动,母女俩又吵了一架。他没有同意第一时间撕掉告示,是认为其中不是完全没道理,但对女儿做法并不赞同,会单独找时间和她谈。 重庆晚报记者 徐若婕

  子女不应强行告知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表示,生活习惯和节奏都不同的两代人,如何在回家过节间隙将亲情和自我都兼顾,的确需要技巧。文中小杨父亲属于文明礼仪型家长,理性并懂得尊重。对此,提前沟通,先说断后不乱比较奏效。小杨应该直接同父母沟通,并且注意技巧,不应如此强行告知。

  《假期作息告父母书》

  1、早上九点钟前请勿打扰(我也保证晚上12点之前睡觉)

  2、下楼买东西请至少提前半小时通知

  3、卧室清洁每周至少一次,且由我自行处理

  4、进屋请先敲门,且尊重我的隐私

  5、不要拿我和别的小孩比,我已经长大了

  6、家里要来什么人提前一天告知

  7、不要打听我的情感事,也不要给我介绍(如果到了那一天我一定会带回来的)

  五成家庭难免矛盾

  本报随机调查了143名读者,其中78人表示假期曾与父母发生矛盾,占总数的54.5%。至于矛盾起因,32人是因为婚恋状况,占41%;29人是因为对个人空间的尊重和生活习惯等问题,占37.2%;9人是因为经济收入问题,占11.5%。

  @不见不乱:有年春节放假七天,家人安排了九个相亲人选,吓得我屋都没回!天天躲在表妹屋头给她补外语。

  @KK:假期几天忍过了就算了,好歹老人家也是一片好心。

  @麻啾啾啾DMQ:假期与父母愉快相处三大法宝———早起、干活、少说话。

【编辑:刘彦领】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