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海外学生“失学又失财”需谨慎看待

2015年03月04日 09:2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英国政府去年集中打击假留学(课程)行动导致12000多名留学生失去在英国高等院校学习的资格,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没有得到退款。

  这次打假行动针对的是非欧盟学生。近年来非欧盟的留英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其中来自中国的学生在增长贡献上占很大比例。可想而知,打假受影响的万余名留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应不算少。

  一直以来,各国都在“吸引留学”与“非法移民”之间作平衡。留学业是一项相当划算的跨国服务贸易,它的最大利益值在于留学生交费学成之后迅速离开,它的最大弊端则在于留学生滞留不走,沦为非法移民,消耗当地福利资源,抢夺本地人的就业机会。此次英国打假,打的就是那些已经在英国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后仍以读各种课程之名义滞留于英国的海外学生。因此,英国此番行动,不应解读为英国已经改变留学政策的信号,任何国家都会张开怀抱热情欢迎真正来留学的海外学生。

  这次打假的起因,多少应怪罪于英国对移民的投机取巧的政策。英国总希望那些最优秀的海外留学生学成后能留在英国发展,以免那些优秀的学生归国后日后成为英国的竞争者。相对于保守的欧洲,英国又是一个在移民政策上比较宽松的国家。英国的政策是海外留学生若能在英国找到一份相当不错年薪的工作,则允许继续留在英国打工。这样的带“私货”政策,导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流失海外,严重妨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令发展中国家投入基础教育的不大宽裕的经费变得没有多少回报。

  受这一政策的驱使,留英的来自非欧盟学生,有些则为了腾出更多时间寻找一个“年薪不错”的工作,就虚报了一些费用低廉的课程班,而没有真正攻读PHD这些学位高级课程,是“真工作,假留学”。一些英国本土的劣质大学,也迎合于这部人的需求,对假申请资料(如伪造的英文水平证书)等审查不严,对课程管理松懈,并纵容中介非法操作。当然,在申请这类课程的海外学生中,不乏认真求学并严格遵从移民法的海外学生,不过,他们同时受到牵连,他们应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起诉黑中介,向涉事学校索赔,或转入更正规的大学就读为好。

  英国打假活动是由握有签证申批权的内政部发起,打假的办法一方面是吊销涉事院校的签证担保执照,一方面是变更涉事海外学生的签证时效。受影响的学生一般只有6个月时间完成转学手续,完成学业后的六个月宽限期,应是比较客观的延长期。由于错过了入学季,6个月时间显然不能从容完成转学手续,失学又失财的结局在所难免,真留学者应谨慎。

  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

【编辑:孙静波】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