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生校门外被同学刺死(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16岁男生校门外被同学刺死(图)
2010年04月12日 09:15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9日下午4时许,泗阳县八集乡65岁的刘兰芳老人像往常一样,在门前的小路上盼着在八集中学上初三的16岁孙子徐海山放学归来。但她没有看到孙子那熟悉的身影,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徐海山被人戳了,快不行了!”老人立时瘫倒在地,当她一路哭着跌跌撞撞来到了学校,见到的却是孙子逐渐冷却的身体。

  触目惊心,

  校门前留下长长的血迹

  从八集中学校门前到当地的八集医院,约有五六百米远的距离,一路上洒满了血迹,校门前约二三十米远的血迹已被泥土掩埋。

  10日,记者在中学门前路上所看到的血迹,依然令人触目惊心。那天下午发生的血案打破了这个乡镇昔日的宁静。八集中学的大门锁着,旁边的小门开着,门卫室里面空无一人,墙上面贴着两名保安和一名民警的照片。在校门西侧的停车棚内,只停着一辆电动车,记者看到,车后座两侧的盖片满是血迹,已经凝结。校园内学生宿舍区院墙上,一条用粗大字体写成的标语:“加强法制教育,创建平安校园!”看上去显得特别刺眼。

  记者通过走访,辗转找到了几名在事发现场参与抢救徐海山的学生,了解了9日下午八集中学门口发生的这桩血案的经过。

  9日下午3时40分,放学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这时,初三(2)班的一名学生走出校门后,就听到有人喊邹凯(化名)的名字,邹凯就跑了过去,只见徐海山抬起脚踢了邹凯一下,这时邹凯突然从身上掏出一把匕首,猛地往徐海山身上捅去。旁边的同学赶忙上前将两人拉开,当时有同学问徐海山有没有事?徐海山拉了拉衣服,回答说“没事”。这时,一名同学发现徐海山手上往下滴着血,就扶着他准备到附近的医院去看看,但没走几步,徐海山就倒在了地上。这名同学惊呼了一声,赶忙推来了电动车,另外一名同学捂着徐海山身上的伤口,抱着他坐上了电动车,往医院送去。到了医院,医生一看,徐海山已经没有呼吸了。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当徐海山被送到医院后,似乎看到学校一位老师到了现场,但看到海山没救了,这位老师就转身离开了。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徐海山平时待人诚恳,在班里的人缘很好。这名学生说,刺死徐海山的邹凯是淮安市北吴集乡人,是这学期开学刚来到初三(3)班的,邹凯自己曾在教室内对同学说过,他是因为打架被原来的学校开除后,才通过亲戚关系转到八集中学上学的。

  一名了解内情的学生说,徐海山和邹凯之前就有矛盾,这次不知怎么回事,两人再次发生了冲突,结果引发了惨案。

  惊闻噩耗,

  六旬奶奶瘫倒在地失声痛哭

  由于孙儿从幼时起就跟着自己长大,徐海山的突然遇害,使65岁的刘兰芳悲痛欲绝。9日下午4时许,想到海山就要放学回来了,刘兰芳正在盘算着给放学回来的孙儿做些什么好吃的,这时,一个亲戚骑着摩托匆匆赶来,“山子(徐海山的小名)被人戳得不轻,快去看看!”

  那一刻,老人蒙了,她跌跌撞撞往学校走去。半路上得到了“山子没了”的噩耗,刘兰芳当时瘫倒在地,失声痛哭。当邻居搀扶着她来到八集街南头时,正好看到几名学生抬着徐海山从医院里出来。“孩子的头上包着一件衣服,几个学生抬着他哭着往回走,那血就顺着孩子的手往下滴,地上留下了一道血痕!”摸着孙儿那还有余温的手,老人再一次失声痛哭起来。

  徐绍兵、胡宁夫妇长年在苏州打工,徐绍兵当保安,胡宁在一家婚纱厂上班。夫妇两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但不管工作怎么忙,胡宁每年都会回去给儿子过生日。“我看了日历,今年他的阴历生日3月18日正好是五一节,我就想着到时给孩子买个蛋糕,好好地陪他几天!”

  但9日下午4时40分左右,胡宁接到电话得知儿子“出大事了”,她抱着一线希望,带上了所有的积蓄,连夜包车赶回老家。但迎接她的,不是儿子往昔那略带顽皮的笑脸,而是亲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 胡宁说,孩子很懂事,也很听话。每年徐海山放暑假、寒假的时候,胡宁也会把儿子接到苏州玩一段时间,“每次烧肉给他吃,都是我吃一块,他才吃一块,剩下的还说要留给他爸吃!”

  徐海山的家人说,9日晚,他们一直要求校方能有人出面给他们一个解释,但一直等到10日凌晨1点40左右,才有一位姓陈的校长出来见面,他说自己正在外地出差,得知消息后就立即赶了回来。10日凌晨5时左右,徐海山的尸体被送到了殡仪馆。

  当地派出所一位民警说,事情发生后,邹凯自己跑到派出所投案自首了,说自己用刀戳了人,当时他还不知道徐海山已经死亡。由于凶案发生在校园门前,事情发生后,泗阳县有关方面非常重视,泗阳县有关领导、八集乡的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处理此事。目前,善后的事情还在进一步处理当中。本报记者 高峰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