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上网增速惊人 如何不让网络"刺伤"他们?(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儿童上网增速惊人 如何不让网络"刺伤"他们?(图)
2009年05月19日 09:24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许多家长对网络又爱又恨:希望孩子从网络汲取营养,又怕低俗的东西危害孩子。在当今社会,儿童已无法和网络“绝缘”——

  不要让网络“刺伤”儿童

  自从儿童闯入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网络就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源泉。然而网络也是把双刃剑,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网民都是儿童及青少年,在他们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成为网络诈骗、黄色垃圾和性侵害的主要对象。

  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将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确定为“保障儿童网上安全”,如何让儿童不受网络的侵害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儿童上网增速惊人

  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说:“在当今全球15亿上网人口中,儿童和青少年占了绝对多数,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也让今年的电信日‘保护儿童网上安全’的主题极具现实意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截至2008年底,我国18岁以下网民已占全国网民的39.5%,达1.17亿,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增长速度惊人。2008年青少年网民增速为56.1%,高出全国网民总体增速14.2个百分点。

  同时,网民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能熟练上网的小学生不在少数。赵厚麟说,一些国家儿童从3岁起就开始上网,儿童上网比例5—8岁为38%,9—11岁为76%, 12—14 岁为89%。

  不仅如此,青少年沉湎网络的时间要比成年人长得多。调查显示,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7.1小时,全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6.2小时,不到青少年的一半。

  青少年最易受侵害

  儿童和青年人是互联网和各种移动装置的使用者,当他们遨游于网络空间寻求信息、享受娱乐并建立社交网络时,他们又是最易受剥削和利用的群体之一。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出警告,如果在网络罪犯和恋童癖患者虎视眈眈、弱肉强食的凶险世界中不加防范,儿童的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网络低俗之风,受害最重最深的是青少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说,网络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50%左右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赵厚麟说,上网儿童中超过60%的人每天去聊天室聊天,超过3/4的儿童愿意通过在网上分享其家庭和个人信息,换取物品和服务,每年有1/5的上网儿童会成为各类犯罪活动追逐的对象。

  让网络成为儿童的好伙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家长都对网络又爱又恨——希望孩子从网络汲取营养,又怕低俗的东西危害孩子。有的家长发出感慨,真后悔让孩子接触网络。实际上,老师和学生的许多交流及教学都是在网络上:老师在网上布置作业和发布通知,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谁掌握的资料丰富还可获得奖励。在当今社会,儿童已无法和网络“绝缘”。

  “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和引起的社会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赵厚麟指出,网络的巨大信息资源能够满足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求。作为一个很好的现代化工具,不能因噎废食,禁止孩子们上网,而是应该加强网络安全,让网络成为儿童的好伙伴。

  有调查显示,64.5%的青少年上网目的是娱乐和沟通。分析其原因,北京师大附中张萍老师表示,我国青少年网民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同龄伙伴沟通的机会,再加上学校学业的压力和家庭“爱的饱和”的压力,使他们将网络作为沟通和释放压力的避风港。

  为维护儿童网络的安全,还儿童一个干净的上网空间。我国许多地区的公安局成立了网警支队。在广东中山市的近千个网站上,网页末端都设有一个网络报警岗亭和网络警察图标,点击报警岗亭可以举报违法犯罪、咨询和求助。网警会24小时网上巡查,及时发现有害信息和网上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从技术上屏蔽不安全、不健康内容,国内运营商也推出“宽带绿色账号”,营造绿色信息环境,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但成效并不明显。

  郝向宏呼吁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从立法高度保护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对网络内容进行分级管理,评选推荐适合青少年的优秀网站、绿色游戏等,让青少年在网络世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乐土。(记者 郭丽君)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