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留学生谈诺贝尔奖:应以平常心看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者、留学生谈诺贝尔奖:应以平常心看待
2009年10月22日 09: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度诺贝尔奖公布了,又一次出现了华人的身影——物理学奖由华人科学家高锟和另两名美国科学家共同捧获。遗憾的是,中国本土科学家依然榜上无名。对此现象,华人科学家、海归学者、留学生怎么看?

  “诺奖情结”今又来

  曾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赴美访问学者之一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恭庆院士认为,要理性看待。“大多数获得诺奖的成果,从完成起,经过检验和证实其意义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高锟,他的研究成果是1966年完成的,但直到今年才获奖。我们只要想一想:那时候中国在做什么?大多数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才开始可以安心地从事基础理论研究?那么对于这个现实就可以理解了。”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说:“我请大家一定要用平和、超脱的心态看待。所有的奖都是人评出来的,诺奖不像体育比赛,没有绝对优胜。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基础比较薄弱,刚刚解决温饱,而学术在很大程度上讲是一个奢侈品。人只有在吃饱了,穿得体面以后,才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无论我们再怎么关注诺贝尔奖,它只是一个奖项,对于中国来说,踏踏实实把经济发展好,中国的学者结合国情把我们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关注诺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唐捷2004年在中科院“百人计划”中被引进回国。他说:“在中国,民众看重诺贝尔奖是好事,会成为科技发展的另一种有力促动。但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不能变成只是挣面子的事情。”

  面对诺奖,我们差距何在

  根据复旦大学新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是中国本土学者难获诺奖的主要原因。另有近1/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环境影响及科研激励机制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张恭庆说,我们需要鼓励做出原创性工作,就要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自由探索,还要允许失败。我国现在有些科研条件已不比国外差,但更需要一种有利于去除浮躁心态的科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家长期地潜心研究。

  正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的陈衡依据他在国外的学习经历建议,我们在对待科研的态度上,在人才培养的体制上,要更加开放、自由,给研究者以动力。

  2006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韩国延世大学攻读教育行政管理博士学位的张雷生表示,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正视差距,营造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创新的科研氛围,依靠良好的科研软环境来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

  挑战诺奖,我们有何行动

  近日,杨振宁教授来到香港中文大学,与逾百师生一起为高锟庆功时表示,高锟获奖增强了他对中国本土学者得诺贝尔奖的信心。“我曾经再三讲,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

  杨振宁认为,中国已在众多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比如钱学森在导弹研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诺贝尔奖离中国不会太遥远。

  张恭庆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理论研究受到很高重视,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只要我们始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地改善学术环境,坚持尊重科学规律,不要急功近利,那么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若干年后一定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我2004年初回国时发现,国内的科研环境、各种硬件、软件配套等,比我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时,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给个人发展的机会更多了。”唐捷说,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在全民科学素养、科技环境与创新体系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既不应该夜郎自大,也不应妄自菲薄,怨天尤人,而应置身于全球化的氛围之中,脚踏实地去追寻和实现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之梦”。( 叶晓楠 赵晓霞 )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