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深圳受追捧 粤剧校园普及却遇尴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京剧进校园”深圳受追捧 粤剧校园普及却遇尴尬
2009年12月09日 09:25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京剧进校园”活动激起了不少孩子学京剧的热情。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不懂白话,唱粤剧“一头雾水”

  从5年前起,宝安区开展“京剧进校园”的活动,现在已是硕果累累。

  “既然京剧教学能开展得如此之好,那么广东本土的粤剧呢?”从2007年开始,有关人士试图在宝安区的校园中引入粤剧,并将福永街道的4间学校作为试点。然而,比起“京剧进校园”,粤剧的推广却在目前遭遇了种种“尴尬”。其中最令人头疼的便是:深圳的孩子大多数听不懂广东话,学粤剧还得先学语言。

  如何让“京剧娃”现象在“粤剧娃”身上重演,这是宝安区推广粤剧人士现在正在思考的问题……

  文/图记者阮晓光

  宝安有近千名“京剧娃”

  “提篮小卖,拾煤渣,担水劈柴……”昨日傍晚,记者刚走进宝安区上合小学的大门,字正腔圆的京剧唱段马上传入耳朵。若不是亲眼看见,很难想象这些悠扬的唱段都是出于只有十来岁的娃娃们之口,而且大部分还是广东娃。

  上合小学只是宝安区京剧普及教育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2004年3月,宝安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

  “目前,全区参加‘京剧进校园’活动的学校扩大到十几所。 在京剧基础薄弱几近‘一纸空白’的宝安区,‘京剧娃’数量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学习的人数多达近千人,而且大部分‘京剧娃’已能饰演生、旦、净、丑行当的角色。”“京剧进校园”的活动的大力倡导者和推动者、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潘世祥说。

  2007年,参照开展“京剧进校园”的成功模式,宝安区中小学开启了“粤剧进校园”的实验研究。

  “我们首先就在福永街道的4个学校开展了试点工作,去年试点工作已经覆盖到福永街道的全部8所公办学校。”潘世祥说。

  如今,距离“粤剧进校园”推行的时间已经接近3年,但效果却大不如京剧。潘世祥表示,完全复制京剧教学的模式并不可行。

  “最大的是语言障碍”

  宝安区福新小学是“粤剧进校园”的一个试点学校,其副校长文创科对粤剧推广的难处十分清楚。“最大的还是语言障碍!”文创科说,福永本身就是一个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街道,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真正会说广东话的并不多。“学习粤剧第一关便是语言关,语言不过关,无形中就拉长了学习进程,收效也不明显。”

  在学校的粤剧训练室,一位训练得满头大汗的学生跑过来告诉记者:“我最喜欢耍枪,但最怕唱腔了。”他告诉记者,他叫方瞻远,一家都是江西人。

  随后,方瞻远又向记者表演了粤剧选段《双枪陆文龙》,虽然都能用很标准的粤语将选段唱出,但当记者问及歌词大意时,他却显得一脸茫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方瞻远这种“不懂粤语却会唱南方大戏”的孩子在学校里还不算少数。

  该校的粤剧老师黄丽芳表示:“连歌词都不明白,就更谈不上粤剧的韵味了,这也是粤剧在深圳普及的一个‘瓶颈’。”

  此外,师资缺乏问题也是粤剧普及的另一个问题。文校长说,目前,街道聘请的两名专业教师负责三所学校的教学,往往顾此失彼,而学校负责的老师基本都是粤剧的门外汉,只能是边教边学。

  普及粤剧或需另一条路

  通过5年的“京剧进校园”和2年多的“粤剧进校园”,潘世祥也发现了粤剧推广与京剧推广的区别。他认为,综合目前存在的问题,粤剧进校园已经不能简单地套用“京剧模式”,或需要另外一种模式。

  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艺术团负责人曲晨认为,粤剧推广中发现“湘妹子”等外省孩子学粤剧出成绩比预想中快,这些孩子通过粤剧喜欢上岭南文化, “下一步,我们将试图从文化方面入手,或能取得更佳效果。”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