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敢对学生惩戒 学校能否摆脱家长不当干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师不敢对学生惩戒 学校能否摆脱家长不当干涉?
2009年08月27日 15:44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学校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校长和教师时常会被家长的不当干涉行为搅得筋疲力尽,为了息事宁人,校长和教师只好无奈地选择退让,选择放弃

  -浙江省宁波市老庙小学 罗树庚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离不开全社会、家庭的关心、支持与配合,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教育才能产生巨大的功效。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笔者深切感受到社会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在学校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校长和教师也时常会被小部分家长的不当干涉行为搅得筋疲力尽,为了息事宁人,有时校长和教师只好无奈地选择退让,选择放弃,放弃自己坚信是正确的东西。

  学校工作越来越难做

  某校六年级数学老师小张,怀孕马上就要生产了,向学校提出休假申请。学校研究后决定,小张任教的两个班级,一个交由同年级组的钱老师代课,一个请二年级数学组的李老师代课。但就是这么正常的学校工作安排,没想到竟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反对。安排李老师代课的那个班级的一位学生家长,串联了其他几位家长到学校静坐,让自己的孩子罢课,要求学校重新安排教师。

  课间活动,甲班学生王某跑着去上厕所,经过乙班后门时,与正从乙班教室走出的缪某撞在一起,王某摔倒在地,门牙磕下半截。事情发生后,家长以破相、镶假牙为由,向学校索赔18万元。为了半颗牙齿,家长纠缠学校达半年之久。半年里,校长多次与家长交涉,几乎没办法正常工作,也没心思、没精力进行学校管理。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学校不得不作出这样的规定:下课学生不准出教室,只准在教室里玩,上厕所需班主任批准。

  学生跑步晕倒,家长到学校闹事;学生春游摔伤,家长状告学校……如今,学生只要是在学校出点事,家长不是找领导、找教育局,就是找媒体,学校、校长、教师弄不好就成了反面典型。

  害怕学生晕倒,学校取消跑步;害怕学生摔伤,学校不再组织春游;为了防止学生相互碰撞,下课不准到教室外面活动……谁都知道这样的做法不对,但为了学校的太平,学校只能因噎废食,谨小慎微。

  有人开玩笑说:“校长不是人当的,能当校长的都不是人。”玩笑中包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

  教师不敢对学生惩戒

  《人民日报》曾经报道,温州灵昆中学一位叫黄玉生的校长,在家访时被学生家长杀害。无独有偶,《南方都市报》也曾报道,韶关市某中学一学生喊教师的绰号,被教师打了一记耳光。家长闻讯后带亲属冲进学校将教师暴打一顿,逼其在数百名学生面前下跪长达20分钟,后又索要该教师5000元经济赔偿后方离开,导致学校耽误上课近2个小时。事情发生后,区教育局又作出对该教师通报批评、扣发3个月部分岗位津贴、责成其向被打学生登门道歉的决定。而对毒打教师的家长,却没有任何说法。

  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呼吁给学生各方面减负的今天,人们的认识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即学生是教师的上帝,骂不得,更碰不得。教师稍给学生一点“颜色”,就会遭到如体罚、变相体罚、损伤学生心理等言论的攻击。有些家长更是“小题大做”,给教师施压,导致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变得畏畏缩缩,甚至央求学生不要犯错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但面对一些家长的不理解、不信任,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学校、教师面对问题学生,或面对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时,只能选择放弃,因为惩戒的结果往往吃亏的是教师。

  教育实验不了了之

  近几年,许多有改革意识的学校为了落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纷纷推出走班制的实验项目。但几乎都会遭到家长的抵制和反对。其实,走班制在国外是一种很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同一学科分成A、B、C等不同的层级,同一层级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每个月进行一次检测,根据学业情况,不同层级学生可以流动。这本来是一项很好的,符合教育规律的举措,但在我们中国好像实施不了。

  在众多家长心目中,搞分层教学就是变相分快慢班,凭什么自己的孩子被分到程度弱的班级里去,“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根深蒂固。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分层了以后,如果孩子被分到基础班,这不是亏了吗。家长们不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不从教育规律、人的差异性等方面分析问题。有些家长即便能认识到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差距,也不愿学校实施差异教育,因为在许多家长心目中有一个观念: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别想得到。

  这种观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教育改革。因此,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某地走班制夭折了,某地教材重复使用尝试失败了……凡此种种,都与家长的不当干涉有关。

  行文至此,笔者除了希望社会能给予学校更多的关心、支持,呼吁媒体给予学校更多的宽容、理解,呼吁家长给予学校、教师更多的理解、配合外,还希望立法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看待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大环境的层面去思考一些典型问题,能够明确惩戒与体罚的区别,能够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范约束家长干预学校的行为。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