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校长对话渐入佳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外校长对话渐入佳境
2010年05月05日 09: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谢湘

  5月4日,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落下了帷幕。自2002年首届论坛举办至今,主旨为“启迪领导智慧,憧憬大学未来”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四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遥想当年,首届论坛在北京怀柔那个名叫宽沟的会议中心召开之时,会议基本上是上课的形式,世界著名大学校长站在台上讲,中国大学校长如小学生一样集体坐在台下听,即使有个别中方校长提问,声音也都是低沉的、小心翼翼的;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二届论坛,中国校长和外国校长同台亮相却风格迥异,外国校长喜欢用“why”打头,提出一些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供大家探讨,而中国校长仍然习惯性地汇报工作,列举成绩;然而,到第三届中国大学校长论坛的时候,情况就明显不一样了,在浦东那座由法国人设计的红色建筑里,中国大学校长的声音开始变得响亮起来,他们各自大声阐述着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思路。而这次论坛上,中外校长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而亲切,讨论问题热烈而坦诚,台上台下互动不断,甚至有激烈的交锋。

  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第一届论坛的主题为:“现代大学的领导与管理”;第二届论坛的主题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第三届论坛的主题为“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会议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样、更加丰富。这次论坛,不仅邀请了企业界参与交流,甚至高校的学生、教师也可现场直接向中外大学校长提问,显示了不同寻常的气象。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大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高层对话,是分享智慧与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中外校长们对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大学是卓越的大学,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对中国校长而言,对今后如何走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也有了越来越明确的方向感。

  在5月4日论坛闭幕之际,美国莱斯大学校长大卫·李博隆由衷地发出感慨:我们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大学,但是我发现,我们不是一个个体机构,而是一个群体,我们都是世界大学这个共同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一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