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选课程和教师,自定课表 快乐“走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生自选课程和教师,自定课表 快乐“走课”
2009年06月16日 14: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课了,青岛二中高一(6)班学生万美辰,和另外40名来自高一年级各班的同学一起,出现在语文教师王新宇“散文鉴赏”的课堂上。本学期至今,作为普通高中的青岛二中大胆创新,语文课尝试“走课制”,高一年级开设“散文鉴赏”、“诗歌鉴赏”和“《史记》选读”等选修模块。从今年9月份开始,学校将实行全面“走课制”,即在国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8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设计87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

  学生舒心:学习我作主,课表我制定

  “数学选择了‘导数及其应用模块’,语文选择了‘《史记》选读’,其他学科模块的选择正在考虑。”青岛二中高一(16)班学生徐永健在学校发放的《学生选课手册》上已经画满记号,圈点出了自己感兴趣的模块。“修学分太好了!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多学些自己喜欢的理科。”身为理科爱好者的高一(2)班学生张梦园和古云娇如是说。

  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告诉记者,学校在不脱离国家规定的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实施“走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个人为本,强调了对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发。以地理为例,高一全年和高二上学期为必修课,而到了高二下学期可在“海洋地理”、“旅游地理”中任选一门学习。到了高三,则是“宇宙与地球”、“自然灾害 ”、“环境保护”三选一,各学科均以学分累计。“走课”,从以往注重学科教学变为强调学习领域的完整。这对以往分文、理科的做法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以前是文、理科两大类,每个班级各一张课表。现在则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表,实现了学生“我的学习我作主”。

  家长放心:提供选择机会,学生负担未增加

  目前该校进行的“走课制”、“模块教学”等最终会对这些学生高考产生何种影响?这成为家长的疑惑。对此,孙先亮谈道:目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实现“以学定考”,彻底打破“以考定教、以考定学”的思想束缚,模块选择并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让学生选择模块实际上是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与现行的模式相比,学生实际达到高考要求所需要选择的模块并没有增加。他举例解释说:“现行高考一个科目共有20道题,答15道即可。其中10道是必修课内容,是所有学生都已在‘选课’内容中包括的,但另10道则让学生选5个自己所学模块的题目即可。教师工作量加大了,在不同模块中要教另外全部的10道题,学生自选学习5道即可,这对学生也相对公平,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不会。”

  对于“走课”,学生家长吴健认为:“对学生来说是好事,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课程模块组合。课改要求每个普通高中生修满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对能力强多选模块者,如果3年总学分能达到180分,就是优秀毕业生,在高校自主招生和提前录取方面,学校可以择优推荐,优秀学生就多了选择的机会。”

  学校顺心:应对“走课”挑战,建绿色课程体系

  为了应对“走课”带来的诸如学生评价、教学班管理等新问题,学校针对模块周课时减少造成学生学习的不连贯、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将高一班级和学期各分两部分,一部分班级集中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一部分班级集中学习政治、历史、地理,下学段则反之。这样在一个学段的学习中,并行科目减少,学习科目的周课时密度增加为4课时,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开展学习。然而分学段集中教学使得学生在后一学段较长时间内不再学习该科目,同样也面临着所学内容被遗忘的问题。为此,学校制定了《青岛二中“学习伙伴”管理规定》,组织学习不同课程内容的两个班级结对,建立伙伴班级。两位班主任综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性别等方面因素,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伙伴组合,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学会合作。

  为解决实行模块教学后带来的学生评价难问题,学校采取了“标准分评价”方式,即将学生的模块修习成绩换算成标准分(STDEVP函数)。同时,对教师的评价通过教学班级学生历次考试中标准分提高(增值)的人数多少进行评价。教师也一改往日为应付高考而加班加点的情况,双休日、节假日师生一律放假,晚自习教师值班即可,仅回答学生个人的提问,杜绝集体讲新课。 -本报记者 孙军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