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挤压职业教育 明天的“蔡祖泉”在哪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校扩招挤压职业教育 明天的“蔡祖泉”在哪里?
2009年07月20日 15:05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蔡祖泉,这个在四五十年前因“做灯”出名的工人科学家,离开尘世到天堂去“做灯”了。当年我代表复旦大学员工的孩子们,为这位电光源专家献戴红领巾的情景恍若昨日,那时他还不到40岁。半个世纪以来,他以自己的智慧、才干、辛劳为祖国的电光源事业立下赫赫功劳,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爱迪生”。

  蔡祖泉辞世翌日,相关报道写道:抗战时期,年仅16岁的他就到中法药厂(延安制药厂)玻璃制造车间当学徒,生产玻璃药水瓶。在那里,这个玻璃工一干10 年,其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同庆教授、方俊鑫先生承担了国家研制X光管的任务,他们急需一位懂得玻璃制作技术的助手,点名要了蔡祖泉。3个月后,药厂少了一个玻璃生产工,而中国的电光源事业多了一位开拓者……我把这段文字粘贴在MSN上,发给了周同庆教授的儿子,他十分感慨地说,那时技工的水平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去哪里找当年的蔡祖泉?

  这句话让我突然记起邓伟志先生的一篇文章《每当见到蔡祖泉的时候……》,文章说:“天底下只有一个蔡祖泉吗?当然不是!在我的记忆中,工人成为工程师、作家、理论家的很多。……实践第一线是升华出理论的快车道。实践好比画龙,升华就是点睛。没有画龙,难以点睛;画了龙以后,便是一点就通,一点就亮,一点就活。”但是,“ 过去能培养出那么多蔡祖泉式的人物,今天呢?”说得精彩,问得却让人沉重。

  蔡祖泉的起点是技工。而技工对于企业的生产流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更是“爱迪生”们出发的“起跑线”。让人扼腕的是,这条“起跑线”的被冷漠,甚至被抛弃,已然是不争的现实,其直接后果便是“技工荒”的出现,尤其是高级技工捉襟见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去甚远。其中原因不少,既有人们观念上的误区,也有政策导向的失误,还因高校扩招致使职业教育遭到挤压,呈日趋萎缩状。而持续经年的“技工荒”以及产业工人素质的低下,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产品质量、技工实践转化为技术的能力,并最终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升级。据统计,由于技工缺乏,我国目前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仅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近2000亿元。难怪同样品牌的商品,国内组装的质量就是不如“原装”。

  一边是一线生产技工大量短缺,一边却是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这样的强烈反差难道不耐人寻味么?蔡祖泉离去之际,让我们在回溯这位了不起的工人科学家的足迹时,更深刻地反思我们的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观、就业观,从而立志打造一个有利于明日的“蔡祖泉”成长成才的体制机制。若此,蔡祖泉也将笑慰天堂了。怡然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