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课程“软肋”在哪里 实际运作遇到瓶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研究型课程“软肋”在哪里 实际运作遇到瓶颈
2009年08月04日 11:35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目标直指解决“高分低能”,可实际运作遇到瓶颈——

  部分学校对“研究型课程”认识不够,中考和高考涉及“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少之又少,研究型课程的专门师资也相对缺乏,加之实验基地很难找到,这些因素都造成“研究型课程”至今无法全面落实的局面。

  本报昨天刊登的《近半学校不设研究型课程》,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小反响。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在中小学全面落实研究型课程,对基础教育从“数量满足型”走向“质量提升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针对“高分低能”的一帖良方

  在中小学及学前教育中开设相关的“研究型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早在2001年起就开始在沪上试行。上海“二期课改”也对中小学作了“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结构的界定。

  以往,中国中小学生的在校学习基本上是接受式的,尽管学业水平举世公认,但“高分低能”现象也有目共睹。与国外一些中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但在探索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仍有不少差距。而研究型课程的开设,无疑是针对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一帖良方。

  为了更好地加以引导,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在高中开设“研究型课程”,在有条件的初中和小学开设“探究型课程”,在幼儿园则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这些字眼的细微变化,也说明同样的研究性学习,在不同学段应该是有层次的,而且互为衔接,各有侧重。

  “花哨”点缀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本市教育行政部门早就对“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作了课时和内容的规定。然而,“研究型课程”却至今无法全面落实。原因何在?

  记者了解到,这与部分学校认识不够密切相关。他们认为,研究型课程只是一种“花哨”的点缀,可有可无,还有的认为,这是尖子学生的“专利”。更关键的是,中考和高考涉及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少之又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开不开设无伤大雅。

  其次,研究型课程的专门师资也相对缺少。由于研究型课程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照搬,涉及的内容又太广,单科老师很难“招架”,而大学也从未直接对口输送“研究型课程”教师。记者曾在招聘会上发现,不少学校虽然也贴出了招聘“拓展型、研究型”教师的海报,但应聘者寥寥,符合条件的则更少。

  另外,目前开设研究型课程的社会氛围还相对缺乏。研究型课程强调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有的课程需要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进行,而现在不少单位和社区对此并不起劲,学校很难找到合适的实验基地。

  研究性学习应贯穿各类课程

  “研究型课程的开设,不能光看课程形态,还要从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高度来加以落实”,市教委教研室有关人士指出,研究型课程更要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这就是说,不仅课程要到位,而且其他类型的课程也要贯穿“研究性学习”。

  近年来,本市虽已在“研究型课程”的探索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出版了相关书籍,但要使“研究性学习”入脑入心,成为师生的自觉,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徐汇区五十四中学校长杜育敏表示,培养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必由之路。学会研究方法,对中学生来说将受益终身。

  针对师资缺少的瓶颈,一些校长指出,一方面要鼓励在校教师“一专多能”,能胜任研究型课程。此外,还可以从社会上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加以充实。

  本报记者 苏军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