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均衡教育让全民受益 成没有重点高中的城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新郑均衡教育让全民受益 成没有重点高中的城市
2009年08月17日 10:58 来源:郑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眼下虽是中招关键时期,但新郑市的学子和家长却无需到处“公关”,求学“波澜不惊”。

  因为这是一座“没有重点高中的城市”:从1995年起,新郑市打破沿袭多年的招生政策,以“抓阄”的形式向高中分配初中毕业生,成为我省第一个取消高中阶段择校的市(县)。“抓阄”抓出了成效,不仅彻底告别了“一校难求”的尴尬,而且收获了高考总体成绩连续18年保持郑州各县(市)第一名的硕果。

  教育部长周济在新郑调研时指出:“新郑市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择校问题,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新郑的经验应该在全国推广。”

  “‘新郑现象’的产生得益于坚持14年的‘均衡教育’。而‘均衡教育’的内核就是‘三改一扶’,即改变办学条件、改革中招制度、改善教师待遇和扶助贫困学子。”新郑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景雪萍点题说。

  改变办学条件

  解决高中入学难问题

  “僧多粥少”必然制约中招。办法只有一个:大投入才能大改变!

  为此,新郑市委、市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支持,力克“高中入学难”。早在1995年就作出规划,三管齐下:新建普通高中、扩大现有高中规模、办好职业高中,高中入学难问题逐步得以缓解。1995年至今,新郑市在新建、改建高中方面的投入达1.2亿元,普通高中由两所增加到了6所,办好了9所职业学校,并拓展初中毕业生上中专、技校的就学渠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子女上高中的愿望。

  改革中招制度

  解决发展不均衡问题

  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的差别,说到底,无非是教育资源配置的贫富不均。均衡教育的实质就是“均贫富”,让人民群众公平地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早在1995年,新郑就开始对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办法进行重大改革,实行“给初中分配名额,为高中均分生源”的招生办法,从政策导向上促进了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②)“给初中分配名额”,即改变过去全市统一划定录取分数线的招生办法,依据乡镇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数、学生的巩固率,市教体局用一定的公式把普通高中统招生的名额分配到乡镇和学校,在全省中招统考结束后,按照分配的指标,依据择优录取的原则,对各乡镇考生分别录取,录够所分名额为止。

  “为各高中均分生源”,即普高招生时考生不再填报志愿,中考结束后,按照考生成绩、男女生比例等因素分成若干等份,在市领导及新闻部门的监督下,由各普通高中校长按所招计划人数“抓阄”抽取,抽到的就是当年本校录取的新生,实现了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一致,生源质量的均衡。

  改善教师待遇

  塑造敢打硬仗的队伍

  解决了生源的均衡,还要解决教师的均衡和待遇,旨在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新郑市每年都要以优厚条件到高等院校招聘外地高素质本科毕业生。1995年以来共招本科毕业生681人,其中有628人到普高任教。

  与此同时,新郑市对落实教师待遇“高看几眼”:市政府设立了教师工资专户,确保按时足额发放,且城乡教师,同工同酬;对教育有功者奖励资金总额逐年增加,去年达到280多万元的“巅峰”;从高中一线优秀教师中评出100人,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发放的500元津贴;教师住房难题不再,市政府每月拨付100余万元注入教职工个人专户;对农村边远贫困乡镇中小学教师,每月补助100元……

  扶助贫困学子

  把更多孩子带回校园

  为保证被录取的所有学生都能顺利进入高中学习,新郑重点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资助力度,努力解决好高中阶段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

  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和家庭困难大学生资助的同时,从2004年开始,新郑市政府决定,对被高中录取的城市低保户和农村特困户子女减免2000元扩招费,农村独生子女户子女降低5分(后改为10分)录取,同时减免15%的扩招费。仅2008年,全市共减免近630人,减免金额达80多万元,使家庭困难的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学习。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刘根松 赵建中

【编辑:侯冬华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