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仅5%发挥作用 天文老师和占星术"抢"学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天文台仅5%发挥作用 天文老师和占星术"抢"学生
2009年12月21日 15:31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门口是一把锈得几乎‘不能动弹’的锁,地面积着足足一厘米厚的灰,背后的天文台已尘封多年,一台两米多高的望远镜端正地摆放在初始位置上,没有一点偏差;本应洁白的镜筒,在厚厚的灰尘覆盖下有些暗淡;目镜杂乱地倒在桌上,镜面上布满霉斑……”这是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委员林岚向记者讲述在某中学天文台看到的一幕。

  据介绍,目前全国大约有小天文台5000多座,但真正能发挥作用的仅占5%,剩下95%的小天文台或因设备没能及时维护已损坏,或因没有合适的师资而处于闲置状态,以一个天文台至少投资20万元计算,全国在学校天文硬件方面的投资至少在10亿元以上,大量的设备闲置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北京为例,全市建有天文台的学校在百所以上,其中还有几十所条件较好的学校建有天象厅,但即使在这样的学校中间,能真正开展天文教育和观测活动的不足一成。

  中小学天文课惨淡经营

  朱江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惟一的天文教师,与其他同事相比,她的学生最少,每年只有十几名,“学习天文不像美术、乐器、表演那样容易出成绩,对升学帮助也不大,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爱好天文是不务正业。”她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天文台、天象厅等设备,自己上课只能靠模型或画图,这么抽象的东西,孩子们很难完全听懂。此外,天文学习重要的是外出观测,现在学习压力这么大,即使孩子们想去,家长和学校老师也不一定同意。

  北京天文馆专家寇文说,北京不少学校的天文台顶部已经生锈,还有的天文设备几乎没来得及使用就直接报废了。现在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的难点有二:一是教学体系中科学教育设置不足,小学科学课只有六年级下学期“宇宙”一个单元的内容涉及天文,而中学更是地理课的“附属”;二是缺乏优秀师资。

  专家力推天文进课堂

  “天文学是最适合培养科学兴趣和创新素质的学科”。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在不同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天文科普教育,他告诉记者,作为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之一的天文,是培养孩子科学素质最好内容之一。

  中科院天文台教授卞毓麟告诉记者:“哪怕在小学和中学12年的教育体系中,只开设一个学期、每周只上一节的天文课,我们也能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让孩子们了解宇宙的奥秘。”他透露,自己就是在中学时偶然看到一本苏联的高中天文课教材后,迷上了天文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唯一将天文课纳入校本课程的是大兴第一小学,该校三四年级学生每周都有一节天文课。北京天文馆在平谷区黄松峪中学开办了天文特长班,每周两课时,从初一一直讲到初三。此外北京天文馆在北京四中开设了天文选修课,只是学校从安全角度考虑不支持学生到野外观测,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欣赏星空照片。

  北京天文馆“科普大篷车”负责人贾贵山告诉记者,每年“大篷车”要走进上百所学校,听天文科普讲座的学生达几万人次,贾老师无奈地说:“我们进行中小学天文科普教育的底线是让孩子正确面对和解释天象,而不被占星术吸引。”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