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罗彩霞事件”次生悲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谨防“罗彩霞事件”次生悲剧
2009年05月13日 14:01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这两周,“罗彩霞事件”已成为媒体和网络报道的最炙热的新闻。昨日,“罗彩霞事件”联合调查组,就湖南邵东考生王佳俊冒用同学罗彩霞身份上贵州师范大学事件首次公布相关案情。(5月12日《羊城晚报》)

  广大读者之所以关注它,是因它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巨大。高考以及高考录取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但到了王峥嵘这里,简直成了橡皮泥,不但分数、档案、户籍等可以篡改,就连录取程序等都可以随便左右,这简直就是“一条龙式”地“闯红灯”。

  现在,公安、教育等部门包括联合调查组对“罗彩霞事件”背后的违规违法者予以穷追猛打,实在很有必要。然而,在整个冒名上大学事件的涉案人当中,笔者以为,有个人必须予以理性对待,而不能将其和王峥嵘、张文迪等一概而论,那就是冒名上大学者本人———王佳俊。事件围绕“王佳俊”发生,却不见得王佳俊就是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

  据媒体连日来的报道显示,目前王佳俊已下落不明。记者调查发现,媒体曝光之后,王佳俊的心理压力非常大,遭工作单位开除了,其父母在给王佳俊打电话时,王佳俊在电话里只是哭泣。后来,王佳俊就关闭了自己的两个手机号码,不再与家里进行联系……而这两天,贵州师范大学已经将王佳俊的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等证件注销了。目前来自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显示,许多网民对王佳俊发出的情绪渲泄仍有增无减,已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情形。笔者认为,这种网上情结渲泄,很可能会将一个人逼上绝路。

  如果说,王峥嵘及其妻子等人导演“罗彩霞事件”事件,是一种违规违法,是一种对教育公平和严肃高招制度的践踏和破坏,那网友们源自愤慨和渲泄的情绪将王佳俊逼上绝境,何尝不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暴力?王佳俊有错,法律会惩罚她,而不是由网民的“情绪暴力”去宣判。  □十年一刀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