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应是分流而不是淘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职业教育应是分流而不是淘汰
2009年06月11日 11:05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高考结束。接下来,很多考生将面临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上什么样的学校?接受哪种类型的教育?

  3年前,浙江乐清的洪王轲就是这样:高考成绩不好的他,在本科与专科之间权衡,最后选择了一所艺术设计类的高职院校。两年后,洪王轲参加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珍珠精华设计大赛,凭借“艾米拉之舞”的首饰设计,从全球9个赛区46所院校提交的644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位入选者之一。6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标题引用的是洪王轲的一句话:“上高职,我的选择没有错。”

  这篇报道的指向性显而易见:它想告诉更多考生,普通高校并非惟一的选择,职业教育同样可以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重要路径。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能否承担起、又该如何承担起这种重任?

  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在4年前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职业教育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由此,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8年,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达1100万人,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职业教育无论院校数量、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都已占据高中阶段以上教育的“ 半壁江山”。但规模和数量显然不能掩盖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很多时候,选择职业教育——即便高职院校已经归入高等教育系列——对很多考生和家长而言,依然只是一种无奈。

  对此,有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分流是为公众提供一种教育的自主选择权利,使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从而培养出类型不同、但都为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分流手段的不合理、不完善,各类教育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衔接,初衷良好的“选择性分流机制”在现实中扮演的却是“淘汰性分流机制”的角色,职业教育在学历社会、精英教育等浓厚的大众情结之下,自然地被边缘化了。

  从“分流”变成“淘汰”,让职业教育在一些人眼中成了“二流教育”,使得“洪王轲们”在选择其实是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时,多了几分被动式的“悲壮”。

  由此不难看出,让职业教育提高吸引力,眼下最需要解决的,是让它回归“教育个性化分流”的本位,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及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一起,共同构筑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而不是将它简单定位为只是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基本需求,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所得到的就是取得某一工作的操作资格。

  做到这一点,除了摈弃旧的观念外,最迫切需要的改变是:在就业时,不再有“劳动力”和“人才”之分,而是按职业或工种类别实行就业准入制;在待遇上,不是看重“学历”,而是凭“能力”,依照职业资格等级确定薪酬……

  对于职业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有过一个生动的说法:国民教育系统可以比喻成一只大鸟,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是它的躯干,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是它的两条腿,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则是其两只翅膀,只有两翼都很强健,这只大鸟才能腾飞。有一天,当选择接受职教还是普教,就像选择读北大还是清华,而不再有“一二流”之分、高低之别时,职业教育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本报评论员 赵晓展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