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治腐还需“道之以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术治腐还需“道之以德”
2009年06月25日 09:58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一时期,接连出现的学术丑闻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让不少人甚至发出“审丑疲劳”的叹息。当“学官”日益成为学术丑闻的高发人群而使广大公众备感失望时,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鸿祯院士为人师表的故事却依然让回顾者动容。这位与李四光、黄汲清齐名的地质科学家,当年遇到的情况, 与今天那些涉案的院士、校长、教授何其相似,但他却作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两相对照,令人警醒,发人深思。

  他指导的博士生每次将论文给他看,他总要提出两个问题:“你写的进展和知识,哪些观点是你自己的;你展示的成果和图件,哪些是你自己做的?”久而久之,他的学生每次写论文都要用这两个问题鞭策自己。

  他给自己的博士生修改论文,学生请他署名,他说:“如果把我名列第一,必须由我执笔,或由我写一半以上;如果把我的名字列在其后,必须经我审读或让我参与讨论,否则我不能署名”。“他强调,署名的规则在国外要求很严,在国内只能靠道德自律,“我这样做了,我的学生就不会太离谱”。

  一些年轻学者请他为自己的学术著作写序,他严守三条原则:一是不熟悉的领域不写;二是没看过书稿不写;三是自己亲笔写。当下学术界由作者自己写好序言请名人署名的做法,王老不认同。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笔者印象深刻,王鸿祯的学生有多少当了院士?经统计,记者最初在报道中写的是“20多位”。后来,王鸿祯将此处改为:“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由我亲自授课和指导野外实习,指导毕业论文的,有18位成为院士。”即便如此,他还强调:“院士光靠学校是培养不出来的,学校教育是打基础,主要还是日后自己的努力。”

  2007年,光明日报曾以整版篇幅对王鸿祯院士进行了报道,在学术界引起很好的反响。当下,在治理学术腐败,重建道德秩序的关键时刻,重温王鸿祯院士的事迹,不禁让人深切感到:我们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楷模。

  在整治学术腐败的问题上,严刑峻法、建立高科技论文检查系统和完善制度约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但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的古训,也同样不可忽视。用法律的制裁加大“腐败”成本,可以让人在利害的权衡中止于作弊,发挥“喻于利”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恢复学术尊严,培养学者发自内心的自爱、自尊和自律,则更需要用楷模的力量“喻于义”。人心向善虽然只是解决问题的“软实力”,而且是滴水穿石的慢功夫,却是提升民族素质、改变学界风气甚至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大计。宋晓梦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