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机制不是“挡箭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评价机制不是“挡箭牌”
2009年08月10日 11:33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校学术抄袭事件屡禁不绝,且“档次”越来越高,博士生、教授抄袭已不稀奇,院长、校长抄袭才够分量。在此起彼伏的学术丑闻中,有一种论调声音响亮:学术抄袭,都是大学评价机制惹的祸。

  固然,大学的评价机制有缺陷。许多大学对博士和教师进行学术评价时,将发表论文数量作为一项硬指标,若达不到指标,学位授予、职称晋升、个人待遇等,都要大受影响。一些师生为完成过高的论文指标,不惜造假、抄袭。

  正是因为把“罪责”全归于评价机制,所以一些人为自己不潜心学术、安心科研找到了理由;所以被曝光的抄袭者只是感觉自己倒霉,而不是羞耻,他们还会得到同事们的同情;所以一些学校对于学术造假者的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面对公众的质疑竭尽全力辩白。“风头”过后,涉嫌抄袭的院系领导依然坐在原先的 “位置”上。

  即便大学的评价机制有缺陷,也不能成为学术造假者的“挡箭牌”。高校师生,顶着博士、教授头衔,应该成为维护社会规则的典范,应该坚守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中的普适性价值理想。当一起又一起学术不端事件被曝光,我们依然看到,在大学里有一批坚守学术底线、保持学者操守的人,他们不唯名不逐利。从眼下看,他们有些吃亏;而从长远看,他们将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大学评价机制需要完善,但“归罪”之说不可泛滥。泛滥的结果将是,越来越多的学界人士对于造假事件没有了痛感,甚至随波逐流。学术界若真正以抄袭和造假为耻,才能对此类事件下“猛药”整治———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做到不护短、不手软。这样,学术界才能保持自净能力。

   徐敏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