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志愿“内倾”带来忧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考生志愿“内倾”带来忧思
2009年08月17日 10:18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报道,今年在重庆,父母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考生也不愿离家太远去求学的现象很突出,引发了人们的担忧。考生志愿“内倾”,今后可能导致外地院校减少在重庆的投放计划,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其实不单如此,从另一方面看,学生在本地上大学,对个人的独立性和生存能力的锻炼也都是一种损失。

  有过在外地上大学经历的人都明白,大学生活对人的锻炼,绝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人的心智的成熟、生活能力的培养、独立作出各种判断的能力,与离开父母家庭的庇护都有很大的关系。经历过单纯而繁重的高中学习之后,走入异乡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宛如飞出笼子的小鸟,在享受自由欢快的同时,也要独立地面对一切,从个人生活的料理到人际关系的处理,都不大可能再从遥远的父母那里获得支持,你不得不勇敢和坚强。笔者在大学里亲眼见过一些流着眼泪洗衣服的小女孩,后来成长为能很好地照顾自己的人。而在本地上大学,可能一周积攒的衣服就拿回去让妈妈洗了,可能周末或短的节假日同学们的聚会活动、勤工俭学的锻炼就因为回家而没有机会尝试了。而这原本是宝贵的财富、是人生难得的历练,剥夺这样的经历和机会,对年轻人来说绝不是好事。

  现实情况是,现在的在校生学习压力增大,生活能力却在减退,父母恨不能包办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如果上了大学还不锻炼,恐怕以后走向社会,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走出家乡,开阔眼界,在另外一方土地上生活、学习,接受不同地域文化的浸润,对人生都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更成熟的思考,这将使人终身受益。

  应当看到,对大学有本土化情结的,多是条件好的大城市的学生,他们自小养尊处优,不愿到外面去经风雨。加之考虑到在本地读书,当地同学多,积累的人脉多,在当下的人情社会对找工作很有用处。而且,现在大城市的高考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想让孩子留在身边,在本地上大学,毕业后直接在本地就业,如果去了外地,能不能回来就有了不可测因素。其实,家长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路,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主见,放手让他们去飞翔,让孩子有机会真正长大。

  除了学生和家长的观念要转变,高校对本地学生的倾向问题也值得注意。高校的发展必须要使生源结构多样化,要发掘并融合各地特色,拓展学生的视野和阅历。要鼓励本地学生报考外地高校,要防止大学本土化,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更多的学生报考外地院校,需要招生、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和学生都更加理性和坚强,这是真正对年轻人的未来负责,也是为国家输送合格建设者的需要。华羽

【编辑:侯冬华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