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不过是招生潜规则的牺牲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女生不过是招生潜规则的牺牲品
2009年08月18日 10:12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央音乐学院一博导自曝招生时,收取一名邹姓女考生10万元。8月16日,一位女士称邹姓女生已向教育部纪检部门举报该情况。(8月17日新京报)

  演艺界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充斥着肮脏“潜规则”的大染缸,看来,学术界的潜规则问题同样不容小觑。一个小小的女生,既无权又无势,不像某些有背景的学生那样,以后的道路都是被爹娘老子安排好了的。而这位邹姓女生有什么?用来“潜规则”博导的10万元,说不定就是父母辛辛苦苦多少年的血汗积蓄。除了青春美丽之外,或者说除了年轻的肉体之外,一个女孩子还有什么可以倚仗的?

  当前,我国的就业率不敢恭维,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要么被无情地抛向就业前景无从预料、人生也无从预料的就业市场,要么只能选择考研、读博来回避就业压力或试图多一份竞争筹码。真正热衷于学术的学生不是没有,但并不太多,而这些热衷于考研、读博的学生,大多数抱着的是世俗的功利之心。

  考上了,就意味着“前途远大”,而考不上甚至就基本上前途渺茫。如此截然不同的境遇与差别,也就怪不得一些学生要想方设法——用金钱开道,那怕是牺牲自己的贞操。某些意义上说,出现现实版的被“潜规则”的邹姓女生,其实是教育或学术“潜规则”风气的必然,也是教育和学术界某个方面逐步沦丧的悲哀。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潜规则”人家青春貌美女生的博导终将身败名裂,甚至面临刑事问责。然而,这些时不时喷出“肮脏臭气”的大染缸,里面究竟有多少被“潜规则”掉的女学生和从“潜规则”中财色双收的教授伪君子?再联系我国仅 2008年就培养了5万多博士的海量,还真是让公众捂嘴偷笑而又鄙夷不止的现实问题。

  作者:毕晓哲

【编辑:侯冬华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