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不想当领导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媒体评论:不想当领导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2009年09月16日 09:01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教师节前夕,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有好事者统计发现,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

  关于这些人是师还是官的争议此起彼伏。媒体披露,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一名高等教育问题研究者,曾对全国21个省份的36位大学独立学院院长做实名问卷调查,约4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校长的身份是“官员”,认为是“学者”约为21%,认为是“教育家”约占36%。连既为官又为师者也承认,比起教师,自己更“像”官。

  笔者以为,鉴于当前高校现状,作为老师如果不积极向组织靠拢,混个一官半职,往往“后果很严重”。而且,除个别学术成果极其突出的人以外,当官往往是混成名师的一个重要“前提”。

  首先,当官会带来待遇地位的超常规提升。因为实行绩效工资后,考核基本都在领导主导下进行,当官显然比较主动。当官后各种学术交流机会更多,且社会知名度也会随着您“出台”、曝光机会增多而水涨船高,而且国家拨付的各类科研学术经费也往往与行政级别密切挂钩,甚至各学科教科书编纂的牵头人,哪个大小没个行政职务?

  其次,现在高校主要资源基本按行政级别配给。比如资金拨付、扩招、新设学科、博士后点的确立,都与高校在主管部门心中的地位密切相关,有了这个基础,社会各类热心办学的企业家才会跟风投资助学。这点可以与垄断国企做一类比。所以北大等校受行政呵护迅速崛起很强悍但很难受到普遍尊重,便相当耐人寻味。所以,在行政主导的高校里,您保留着传统知识分子的清高,主动远离行政职务,很令人景仰也显得很不识时务。

  最后,行政级别是一些老师进军官场、成为官师的重要阶梯之一。

  重塑中国大学的荣誉和辉煌,首先需要去行政化,确立学术的核心地位和老师的主体地位,并实现校产明晰,待遇平等、竞争充分。这点可借鉴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石述思)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