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元之死折射磨难教育缺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杨元元之死折射磨难教育缺失
2009年12月14日 09:53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海事大学贫困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自杀身亡了!近日,关于此事的帖子在各大网络论坛热传,矛头指向海事大学校方。发帖者称,杨元元的母亲被校方撵出宿舍,使杨元元精神崩溃,走上不归路;校方则在9日晚连夜挂出相关情况说明,并表示曾帮助她们母女寻找出租房,安排杨元元勤工俭学补贴房租,还帮助其母亲找过工作。(12月11日重庆晨报)

  一位花季女孩的生命被永远冻结在了这个凄冷的时节,相信这样的悲剧谁也不愿意看到。对杨元元之死,校方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校规制度的铁板一块、管理者的冷漠无情,都是造成杨元元之死的直接诱因。但是,在此中,杨元元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当然,追究一个已死之人的责任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甚至是一种残酷,但是,唯有对死者的“问责”,才可能避免更多“杨元元”的出现。

  经过多年的辛苦奋斗,杨元元考入名校,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学习上的柳暗花明,并不能立即带来生活上的“脱贫致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无情地捉弄着人。当杨元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落空,幸福生活成为一个个虚枉的泡影,连自身生活都捉襟见肘,频现尴尬,更遑论福泽母亲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她想到了逃避。

  冷静反思杨元元之死,不难发现,在杨元元身上,存在着严重的性格缺陷。她虽然出身贫寒,早年亡父,不像有的独生子女,生活在“无欲无求”、“养尊处优”的环境中,但她对自己的情感过于封闭,而又试图将所有的家庭责任都自己一个人扛,以至在力有不及时,难以排遣,难得救济,显得那般脆弱和无助。

  杨元元的悲剧也凸显出磨难和挫折教育的缺失。目前,家庭中父母很少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锻炼和培养,而学校呢,则是重知识传授,轻心理教育,忽视性格培养,中小学开设的心理教育课成为摆设,配备一两名心理教师也只为应景,到了大学,心理教育更被丢至一边。所以,如果学生情感脆弱,寻死觅活似乎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其实,贫穷绝不是杨元元寻死的理由。生活生活,就是要生下来,而且活下去。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求职艰难,生活不易,这就需要调整心态,把姿态放低一些,把目标定低一些,迈过去,将又是一片天。而对家庭和学校来说,重视挫折教育,当是刻不容缓。

  作者:叶传龙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