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劳动值得喝彩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劳动值得喝彩
2010年02月09日 08:46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有一道面试题:“农村的孩子会种地、会放牧,能不能像城市孩子会画画、会音乐一样也是一种素质?”不少考生觉得这道考题不复杂,但回答起来却颇为棘手。种地、放牧是劳动,当然算劳动技能和素质,但如果与画画、音乐之类的高雅素质比,种地、放牧似乎只能称得上简单、“低能”素质。北大面试题把种地

  、放羊、放牛等劳动素质同音乐、绘画相提并论,“新鲜”而又“深刻”。这虽是一道内容简单的考题,却给了考生、学校乃至全社会很多思考。

  这些年,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似乎执著于“时髦”和“高雅”。一提素质教育就是唱歌、跳舞、学钢琴,种地、放牧等等劳动似与素质无缘,甚至被视为没出息。当然,学习唱歌、跳舞、钢琴,是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然而我们却不应该忘记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更不能无视劳动对学生意志、情操、性情的培养和陶冶作用。而且在劳动中能够体味到的许多道理也是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的。北大把种地与音乐一视同仁都看作孩子的必备素质,可谓对目前普遍流行的“时髦素质”的反思与校正。

  毋庸讳言,如今一些基本的生产劳动几乎与孩子们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们隔绝。北大关注劳动真是切中时弊。去年春天笔者家门口的一所小学就闹了笑话,六年级学生外出郊游,在绿油油的田野里,200多名同学统统误识韭菜为青草,油菜籽为枯草,年轻的班主任也分不清莴笋是长在地上还是埋在土里……只知盘中饭菜香,不知庄稼如何长,用于形容当前一些小学生对五谷的感性认识再确切不过。

  不难发现,如今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标榜和崇拜的都是精英教育,精英成为炙手可热的偶像,精英情结大大盖过了劳动光荣的“虚名”。学校为了培养精英,早就把劳动课抛到了九霄云外。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不让他们劳动,乃至于吓唬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没出息,就去扫马路、当工人。孩子们生活在这种鄙视劳动的氛围中,怎能感受到劳动光荣,又怎么会热爱劳动?目前学校、社会和家庭在孩子素质教育导向上存在的这些不足亟待纠正。

  当然,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不单指出力气、干苦活。但劳动更多折射出来的是吃苦奉献精神,这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立身之道。教育切不可造就出一大批鄙视劳动、不会劳动的公子哥、娇小姐,况且绝大多数孩子将来要成为普通劳动者。“不经一番冰霜苦,那得梅花扑鼻香”。自然界的植物要生存下去,必须与风刀霜剑抗争,人的成才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北大面试题关注劳动很值得借鉴,很有现实意义。 尹卫国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