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挠痒痒,抄袭难绝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处罚挠痒痒,抄袭难绝迹
2010年02月09日 13:44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咱们的体制很可爱,没有惩罚抄袭的制度,却有激励抄袭的机制。高校的评比建立在论文的数量上;核心期刊无论质量给钱就行;抄袭即使被当场拿住,处罚也类似挠痒痒,文抄公们教授照做,课题照拿。

  两位来自湖南高校的教授,在《经济评论》上的一篇论文,跟此前北大另一位教授编写的教材的某个章节相似度奇高,高到95%。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据记者报道,抄袭者之一,还是个院长,目前正在抓论文抄袭现象。(2月8日人民网)

  说实在的,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了。比两位地位低的人在抄,比两位地位高得多的人,校长、院士之类,也在抄。真是应了那句民间的老话,天下文章一大抄。整个学界,已经抄得昏天黑地。不信下点功夫,把这些年全国的所谓核心期刊的文章统统查一遍,看看有多少抄袭雷同,比例肯定相当惊人。

  就因为这无所不在的抄袭,就因为抄袭者中不乏大人物,我们的学界还发明了好些震惊世界的新名词和说法,比如,“不适当引用”、“引用不规范”、“过度引用”、“引用常识不算抄袭”等等。抄了人家,既不加引号,也不加注释,算是“引用不规范”。如果一篇文章50%以上都是抄人家的,那就是“过度引用”,但即使“过度”,也得加上注释吧?不用,反正查出来了就叫过度,不查出来,过度都没有。一个教授和学生合写的著作,被发现抄了另外一本书,苦主打官司,法庭发现的确有大量雷同。怎么办呢?判决李鬼胜诉,因为抄的部分虽然多,但都是常识,常识不算抄。为尊者讳,在咱们国家,走到哪里都天经地义。

  漫天的抄袭,源于我们学界的体制。咱们的体制很可爱,没有惩罚抄袭的制度,却有激励抄袭的机制。教育部成立学风道德委员会,成立之后什么事也不做,连装样子都不装一个。但各个高校的评比,却建立在论文的数量上,一是国外SCI论文发表量,一是国内核心期刊发表量。教育部的大笔的资源,都是通过各种名目和项目下达的。有了发表量,就可以评博士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研究基地。拿下这些名目,拿得越多,学校的档次就越高。所以,各个高校纷纷掀起一场又一场大炼“论文”和课题的运动。对教师,则量化考核,奖金激励,教师成了养鸡场下蛋的母鸡,只要快下多下,不管蛋里是否掺假,有没有三聚氰胺。教师的文章不够数,就逼学生写,研究生不交若干篇核心期刊论文,就不让毕业。跟当年大炼钢铁的时候发动群众土法炼钢一样。连教授的论文质量都保障不了,学生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写出的东西,可想而知。但发表不成问题,核心期刊给钱就行。于是,顺便把中国的学术期刊,也给腐化掉了。

  世界各国,哪怕一些第三世界的小国,那里的学界也是最在乎脸面的。学界抄袭人人喊打,就是因为如果人家的学者被发现有这样的事,几乎注定要身败名裂,从此别在学界混了。但是,我们的学界,却偏偏没有这样的事。抄袭即使被人家当场拿住,学校方面最严厉的处置,也无非是拿掉行政职务,或者暂时停招博士一年之类挠痒痒似地处理,文抄公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教授照做,课题照拿。照样在人前人五人六的。连抹一下脸,装几天孙子都不用,跟没事一样。如果抄袭的人,恰好在学校的地位很高,那么连行政职务都不会被拿掉,学校甚至会全力地保他。

  就这样,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土地上,抄袭变成了学界的家常便饭,变成了学者的日常行为。确实热闹,确实高产,但这样下去,世界学界是不是还会带我们玩,可就难说了。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