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班”喜了谁?忧了谁?——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最牛班”喜了谁?忧了谁?
2010年05月14日 10:0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曹炜明(雷州)

  《海南中学“最牛班主任”带出7保送生》,看到网上这一醒目的标题,一下子吸引了作为教育同行的笔者。但细读报道后,我忍不住想问:“最牛班”喜了谁?又忧了谁?

  不可否认,“最牛班主任”带的是一个“最牛班”。海南中学历届高三(1)班都堪称保送生的“集结地”,这个班又被称为竞赛班,是全省尖子生最向往的班级。班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优中选优,经过重重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他们的中考成绩都特别出色,入校后还要通过选拔性考试,然后才能被编入竞赛班。其实,这个由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全省精英组成的班级,如果不成“最牛”那才怪呢!

  说回我们的教育现状。叫停应试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以升学率的终极结果来评价一间学校或一位教师的好坏一直没有改变,甚至越演越烈。换言之,我们的教育评价一直关注的是一个分数,而且是终极分数,从来不管过程。试问:假如这不是“最牛班”能否制造出这么多“最牛生”呢?尖子班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的危害性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都会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尖子班的设置实际上是伤害大多数非尖子生去培养极少数的尖子生,是一种“过早淘汰”教育,目光短浅,无视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而那些过早被淘汰的“非尖子生”往往是惨烈的,他们因此而不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优待,等待的是自食其力或自生自灭的命运。这种结果难道就是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吗?显然不是。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和修养,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不是过早地淘汰人才,更不是过早地扼杀那些潜在性的人才。如此看来,“最牛班”喜的是几个人,忧的是一大批人。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导邓伟志先生说得好:“教育者的水平往往体现在教育差生上”。如果教育把目光集中在几个优生的身上,我们的教育也许已经失败了一半;如果把目光瞄准差生,不断改变差生的状况,这才是教育的幸运。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