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夏令营冠名“农村插队”被指不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少儿夏令营冠名“农村插队”被指不妥
2009年07月20日 15:29 来源: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7月13日,“2009绿色生态、快乐成长”贵阳市小学生科技夏令营在贵州省科技馆开营。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小营员们将接受军事训练,并到农业科技栽培现场学习农业科普知识。 中新社发 彭年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孩子称玩得很开心 德育专家担心“吃苦”导向出偏差

  “上山下乡”“插队”“计工分”……这些只有五六十岁的人才能勾起的沉重记忆,如今却成了少儿夏令营的主题词。今年暑假沪上某校外教育机构开办的“上山下乡集体农村插队营”,不着边际的冠名,让原本想让孩子们“吃点苦”的夏令营变了味。

  父母也没“插队”经历

  这个专为5至12岁少儿开办的主题夏令营,地点选在了上海以外的外省农村,内容主要是吃农家饭、上山采茶叶、下田摘玉米、去河塘钓鱼等。虽然平均每天的费用要300多元,但7月初和8月初两批“插队营”的报名情况还算乐观,开营的名额均已提前几周就早早满员了。

  与过去常见的组织城里孩子去农村参加体验式夏令营或参加农村社会实践不同的是,“插队营”在开营式上会明确宣布,每个营员就是下放农村的“知识青年”,每天要“计工分”,结束时按“工分”领奖。对此,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协会秘书长毛裕介说,用“上山下乡”“集体农村插队”这样一些具有很强政治印迹的提法来设计当代青少年的夏令营,是非常不妥当的。别说是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基本上“70后”的年轻人,根本没经历过上山下乡。

  何必与“插队”扯关系

  宋女士的儿子报名参加了7月份的第一批的“插队营”,孩子回来后连说“爽”。而一同参加夏令营的女生小旋也对父母说“玩得很开心”,连母亲也觉得她开朗了许多。毛裕介老师说,其实,这样的农村夏令营完全可以换个名称,不必与“插队”“知青”扯上关系,这会让现在的孩子误以为,在中国历史上沉重的知青蹉跎岁月,就是这般的轻松和惬意。

  据主办单位表示,举办这个“插队夏令营”,为的是让孩子们“亲自下田体验农活的辛苦”。对于这样的目的,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教研员苗蓬说,暑假里让大都市的孩子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但必须把握一个度,如果一味地告诉孩子去农村就是去吃苦,呆在城市里就是幸福,那无疑是在引导他们长大后为了不吃苦就得远离农村、远离生产劳动,这样的导向就发生偏差了。

  本报记者 王蔚 实习生 许偲倩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