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抢夺生源暗藏灰色利益链 信奉"舍孩子套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职校抢夺生源暗藏灰色利益链 信奉"舍孩子套狼"
2009年05月27日 15:30 来源:广西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26日,本报《高额招生劳务费引发官司》一文刊发后,引来许多读者关注:职校招生过程中为何会产生如此高额的劳务费?高额劳务费的背后,有多少人参与了利益分配?如何遏制这种歪风,让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数位曾帮广西民办职校招生的知情人士。他们曝出了让人吃惊的内幕:一些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为抢夺生源,每招收一名学生就支付劳务费2000元,生源学校的班主任、校长及社会招生人员都参与了这2000元的分配。

  劳务费每生一两千元

  职校在生源争夺战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有能力的社会人员(非职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原因正如一位职校校长所说,“那些社会人员有自己的人脉关系,比学校的招生人员做得更出色”。

  曾帮一所民办职校招过生的李斌(化名)告诉记者,公办职校给的劳务报酬低一些,每生只给几百元,而民办职校的一般每生都在一两千元,所以“多数社会人员都愿意给民办职校干”。

  李斌说,要去初中学校招生,必要的“派头”不能少,要出行有车、出手阔绰,对方才会认为你介绍的学校有实力。也因为如此,一些招生人员自己掏钱购买了轿车或面包车,以装点门面。

  还有一个重要的门面问题就是“头衔”。因此,很多社会招生人员摇身一变就成了职校的“副校长、招生办主任或副主任”。这些职务都是半真半假:说它真,是因为这些职务都是经过职校同意的,职校还在工作牌上盖了章;说它假,是因为这些头衔都是临时的,仅仅为招生工作而封的。

  “搞定初中校长和班主任”

  “劳务费并不是我们招生人员独得,很大一部分是要分给生源学校的班主任和校长的。”李斌说,招生过程中要花不少费用,这些按约定也是他们自己负担。

  记者在一份某职校与招生人员签订的协议中看到,其中一项明确规定“招生过程产生的车费、招待费、送礼费、带初中老师和学生来校园参观的费用等,都由招生人员自己负担”。

  “要招到学生,首先要搞定的就是初中学校校长和毕业班班主任。”另一名知情人士黄勇(化名)告诉记者。

  黄勇说,一到4月份,一些初中学校就对初三学生进行分流,此时正是职校招生的黄金时间,有时候,一所初中学校一天就有几拨职校招生人员来访,“十几所职校去抢生源,最后能成功招到学生的只有一两所,这就要看你的操作能力了,说白了,谁给的好处多,学校就会与谁合作”。

  “第一个要接触的是校长,和校长见面后,就让他帮忙约几个初三班主任出来吃饭,招生的事情要在饭桌上慢慢谈。好菜好酒好烟都要点上,才能显出你的诚意。洽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介绍职校的实力和办学质量,再就是谈劳务费。”黄勇说。

  黄勇说,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以职校支付每生1800元劳务费为例,其中1000元要给班主任,200元要给校长,剩下的600元才是招生人员赚的。

  “班主任得的多,是因为他们最关键,学生都比较信任他们,由他们发动学生报读职校是最有效的;校长虽说每生分得少一些,但他管的是全校的初三年级,累计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黄勇说。

  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有的招生人员前后跑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赚到十几万元甚至更多的劳务费;有的班主任一次可以说服二三十人上职校,从中可赚到几万元钱。

  职校是“舍孩子套狼”

  在实际的利益分配中,招生人员和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校长也经常发生纠纷。

  李斌说,有时候,职校拖欠招生人员的劳务费不给,致使招生人员不能按时给班主任或校长兑现劳付费;一些招生人员不守信用,在领取了劳务费后截留,没有向班主任或校长兑现事先承诺的数目。这些都会引起班主任和校长的不满。

  一些职校为了招生,不惜支出巨额招生劳务费,这样做会不会亏本?对此,李斌说,现在各职校竞争激烈,特别是民办职校,要舍得花本钱才能抢到生源。“其实职校是舍小得大,虽说招生人员所得的劳务费就相当于该生一期的学费,但他们只赚一次,学校却可以赚两三年,招的学生越多,职校的利润空间就越大。”李斌说。

  黄勇也介绍说,职校除了在学生的学杂费上有利润空间外,在其他方面也有利可图:学校开办的食堂、小卖部、网吧等都是可以赚钱的;国家现在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大,职校招的学生多,就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教学器材经费,以及一些项目培训经费。此外,现在一些民办职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是工读生,这些学生到工厂勤工俭学后,职校就可以从中获得利益。

  “以工助学”背后的猫腻

  据了解,一些职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贫困学生报读,都推出了勤工俭学、以工助学、半工半读等办学模式。这些模式的特点就是学生报到时先不交费(有的先交几百元定位费),等学生在工厂打工赚到工资后,再从工资中扣除学杂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承担不起每年三四千元的学杂费,就选择了以工助学,有的民办职校招收的工读生占到总数的80%。

  李斌说,一些初三毕业班学生从每年四五月份开始,陆续被招到职校里。在职校呆几天后,就被统一安排到广东一些工厂打工,直到9月份才返回职校上课。

  “这些学生都是十六七岁,没有吃过什么苦,在工厂里每天做工10个小时以上,不少学生受不了,干不长时间就跑回家了。另外,这些学生每月可得1200元左右的工资,但这些钱都是打到职校的账户上,职校带队老师每月只发给学生100元左右的零花钱;还有个别学校和工厂签订合同时约定的是一个工资标准,但学校跟学生结算的是另外一个标准,这也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李斌说,由于这些原因,一些职校学生到工厂打工几个月后都流失了,有的职校流失的学生占到三分之一,最多的流失有一半。

  李斌还提到,学生到工厂打工,只要干够10天,工厂都会计算工资,并打到职校的账户上,一些学生干了十几天或几十天就离开工厂,学生是领不到工资的,这些工资最后都由职校获得。 

  期待中职教育健康发展

  李斌、黄勇等人不约而同地认为,如果有偿招生、有偿推荐生源等现象不能遏制,中职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一位职校校长也向记者坦承,有的招生人员在招生过程中乱承诺或采用欺骗手段,虽然在第一次招到了学生,但却失去了对方的信任,职校以后没办法再与这些初中学校打交道了。从长远来看,这对职校的发展很不利。

  一业内人士说,高额有偿招生看似将更多学生带入中职学校,总体扩大了招生规模,但在虚假繁荣的背后,恶性竞争伴生的不良后果,正由内向外腐蚀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一些学校舍得花钱招生,却舍不得花钱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水平,长此以往,职业学校将面临众多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危机,更难以承担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重任。

  中职学校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了解,5月15日,自治区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监察厅联合出台了《关于严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纪律的七项规定》。职校招生的乱象可望得到有效治理,并因此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南国早报 王荣军)

【编辑:朱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