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率统计需有新视角 能否同国际接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毕业生就业率统计需有新视角 能否同国际接轨?
2009年12月09日 15:35 来源: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每年多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发布,无不让人们在一派“就业难”的舆论导向中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就业危机现状与高就业率数值,孰真孰假?对于正在找工作的人群来说,似乎早已不具实际指导价值。

  “其实这就是一个统计口径的问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名誉会长韩光耀指出,所谓“就业”,是相对非就业而言的。本科毕业后选择考研、出国留学,其实并不能算作就业,但是在统计时却划入了就业范畴。

  就业统计只能称为市场参考值

  “我们学校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规定在了90%以上,低于90%的院系、专业要逐级问责。除了学校整体外,也会对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布置相应是的要求。”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北京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据悉,研究生目前的学制安排分为两年制、两年半制及三年制三种。其中,两年制、三年制的学生通常在每年6月毕业。毕业这一年,他们一般会经历“三道坎”的就业统计。第一道坎,于每年2月进行,针对“签约单位落实意向”进行统计,由于统计时间尚早,数据往往较低。第二道坎是在学生毕业前,学校必须要根据此时的就业情况发放报道证,时间大概在每年4月底,这次的统计数据更多用于高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初次就业率。考虑到近年来就业困难,且不少硕士毕业生还没有完成答辩,而且很多招聘企业还在拖着时间选人,因此,毕业后的一个月或三个月,是各高校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第三道坎。但此时,由于学生已经走出校门,真正给予学校反馈的人数就颇为有限,统计数据的准确度自然也受到影响。于是,第一道坎不准,第三道坎不准,第二道坎的数字不得不往上报就成为了现实。“但第二次统计尚且存有问题,只能作为一个市场参考值罢了。”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毛祖桓指出。

  就业率统计能否同国际接轨?

  毛祖桓教授介绍,目前发达国家的就业统计工作并非由教育部门来做,而是由劳工部门,跟踪学生毕业后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十二个月、十八个月、两年、三年的情况进行的统计。这个数字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结果,也许更能够真实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对劳动部门、教育部门提出随时的建议,包括高校的专业调整、规模缩减或扩充等,都可以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毛教授表示,如今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教育部门、各个学校使劲着急就业的情况,并不多,因为国外更多是大市场的概念。

  业内人士表示,我们的数据统计工作不仅一个部门在做,包括各个部位及其下属单位都在进行。由于相互之间统计口径不一致,难免造成很多笑话,这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比如,曾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需要我国提供高等教育的一些数据,我们会翻开各种各样的统计报表,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但结果就是相关数据对不到一起去。

  就业统计,需给自己减压

  因此,目前我国所做的就业率统计,其意义更多在于近年来的数据对比上,包括某项数据的高低变化以及造成这些结果的内在原因等。比如,金融危机造成整体外贸形势不好,外企招聘缩水,国企、央企也都随之瘦身。于是,相对“扩招”的公务员队伍水涨船高,其他就业渠道都变窄了,公务员的报考热随之而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一个数据,统计了上海市本科以上毕业生去向,其中76%的毕业生进入了中小民营企业。”毛教授指出,上海可以称为国内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了,就业结构尚且如此严峻。“现在很多大学,出于各种压力或出于自己的面子问题,在做毕业统计时会把有关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特别强调500强企业的就业比例列为‘甲等’数据,这个数字一往下掉就会担心,无形给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总说对于就业现状,要提倡宽松的政策,但政策本身就是一种人为规定。看着大学生很冤枉地在那里大声疾呼“我们被就业了”,倒不如抛开这些数据,多做一些更加实际的工作。本报记者 王 怡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