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中学生采访笔录:我想到北京上大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澳门中学生采访笔录:我想到北京上大学
2009年12月21日 10:27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兰海燕

  高大的教学楼呈“口”字状,有学生正在天井处做着体操。繁华的澳门市区中,这是一方安静的空间。

  12月1日上午,中央媒体赴澳门采访团走进澳门劳工子弟学校采访。

  这所学校成立于1950年,是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为让工人的子弟有念书的机会而筹办的,至今已发展成一所具备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的完整学校,现有3000多名学生,是当地一家颇具办学规模的学校。

  记者在教学楼入口处看到,这里摆放着爱国爱澳知识答题收集箱,课间不时有学生投入答题卡。校长万群女士介绍,学校从成立之初就进行爱国、爱澳、爱校的“三爱”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有用人才,高考升学率也稳定在95%以上。

  正在读高三的庄青青生于福建,10岁时随父母来到澳门。谈及自己的未来设想,落落大方的庄青青说,我想到北京读书,读北京大学,或者去葡萄牙里斯本大学读法律。完成学业后,希望回到澳门工作,这是我生活的地方,希望自己能为澳门的发展做点什么。

  万群校长介绍,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澳门居民对祖国的归属感越来越强。“我们这里使用的课本,大多都是人教版的。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高校重新向港澳地区招生,学校积极推动、帮助学生们到内地念大学。”她称,多数同学希望留在澳门或到内地读大学,少部分选择到海外去读书。回归后,澳门的高校已由3所发展到10所,澳门大学、理工学院都是不错的选择。成绩好的,还可保送到清华、北大等内地名校去读书。

  17岁的女生曾雅诗很爱笑。她说高中毕业后希望能读新闻传播专业,“我在学生会当宣传委员,站在台上给别人讲活动的内容时很享受,很喜欢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别人看着我的感觉。”而她的同学何柏霖,则想到葡萄牙读犯罪心理学,“爸爸是警察,我受他的影响很大。毕业后我想回澳门当警察,维护澳门的秩序。”

  万群校长说,这里的学生家长大部分是劳工阶层,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孩子们把书念好。特区政府实行15年免费义务教育,为他们读书创造了条件,“我们的很多校友出身贫苦,后来成为医生、法官、律师及各类专业人士”。

  谈起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感悟,庄青青说,我家楼下开了好多的店,服装店,小吃店,一间间地开,变化好大。而腼腆的男生何柏霖则从另一个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以前葡萄牙人在澳门,小时候会觉得与葡萄牙近。现在,觉得与中国近,自己是澳门人,是中国人。”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