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科研期待制度保障——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高职科研期待制度保障
2010年02月08日 09: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王寿斌

  从目前的实践看,高职院校能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力量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无法实现校企“双赢”,学校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没有主动权,也就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然而,由于我国高职发展的特殊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高职院校尚未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仍旧满足于上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一味强调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忽视了高校还要承担发展科学技术的任务,忽视了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从而导致科研成为制约高职教育长足、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与高职院校实际相符的科研体系,在制度层面上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以科研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

  与重点大学和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相比,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弱势我们有目共睹,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科研激励制度的导向乏力。重教轻研的教师工作业绩考核体系束缚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大部分老师“研”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职称评定、教学评定等,是为了“科研”而科研,造成高职院校学术氛围的淡薄,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理论性较差。二是科研队伍实力不足。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普遍不高,科研骨干较少,无法形成科研团队。三是学术氛围不浓。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专科学校或中专改制、合并升格而成,或由普通高校的成教院、成人高校转制,以往教学中不重视或根本没有科研的习惯根深蒂固。

  要让高职科研走上正轨,成为其特色办学的重要增长极,必须要有完善、配套的制度保障。

  一要建立多级科研经费投入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虽无法与本科院校匹敌,但我们要立足长远,提高高职科研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认识,在经费投入上建立制度保障,尤其是政府财政,要站在引领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建立高效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对有市场推广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的课题给予积极支持,对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的“孵化”给予全力资助,对高职院校科研体系的架构给予政策性扶持。

  二要建立科研激励机制。科学的激励政策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要尽快建立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和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使一些已具备由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的科研项目得到有效实施。不仅要建立教师学术休假制度,更要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励,并作为优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要为热心科研的教师营造优良的学术研究环境,优先向科研骨干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在校内外做学术报告、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机会,支持其学术成长。

  三要完善团队建设机制。事实证明,科研离不开团队,教师独自进行学术研究,如果缺乏团队的支持和必要的财力、智力方面的支撑,最终将难以为继,或浅尝辄止。为杜绝少数人孤军作战、大部分人袖手旁观现象的发生,学校应对现有的科研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组建专职科研队伍,有计划地对科研能力较差的教师或系部给予帮助,在提高教师群体科研水平的同时,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四要建立教学科研渗透机制。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办学定位又与其他科研型本科院校有本质区别。高职院校需要重视科研,但又必须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这个宗旨。盲目倡导建设“科研型高职”只会本末倒置,最终丧失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高职科研应立足其办学定位,立足其人才培养特点,从实用性出发,加强科研的可操作性,解决好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找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积极发挥其“反哺”教学的作用,让科研贯穿学校育人的全过程,成为教学的有效载体,让更多的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就能够从事科研活动,通过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五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高等学校中科研经费自娱自乐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走出重申报轻研究、虎头蛇尾的科研误区,杜绝科研经费被恶意套取,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在科研项目的审批上不能求大求多,而应求精求实,要在科研可行性和实用性上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实行严格的立项和开题制度。在研究过程中强化中期管理,在过程监控中实行不合格课题撤销制度,在经费的报批上从严把关,确保教师能有充足的精力完成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确保各个立项课题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