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争相攀比追求身份认同 应量力而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大学生争相攀比追求身份认同 应量力而行
2009年09月01日 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韩辉

  有时候生活中的事情总是很相似,前几天才和一位忘年交朋友说起她给考上大学的女儿购买“硬件装备”的事情,现在就要与更多朋友分享关于装备的看法。

  文章中的大学新生丽丽、罗毅和生活中朋友的女儿,是由青涩中学生跃居为骄人大学生群体的缩影。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看,进入大学的他们经历着“身份”的转变与认同。而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意味着他会以自己对属于某个群体的知觉和认识为基础,观察这个群体中其他人的做法,学会正确而一致地使用群体的标记。

  对大学新生来说,则意味着他们寻求与“大学生”身份紧密联系的、具有象征性的标记事物,并逐渐学会正确而一致地使用。显然,大学生所用的各种装备是最显性,也是最容易发现的一种标记,它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大学生”这个身份,还具有功能意义——为学习提供帮助,促进大学生心智的成长。因此,为上大学添置装备成了每年大学新生及家长的必上曲目,光怪陆离的数码产品——电脑、手机、MP4等成为大学生的首选装备。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难道有了这些装备,就表明他们是大学生了吗”?当然,装备不能与大学生的身份划等号,装备的功能意义我们也不能小视。可是,文章中缺少装备的丽丽和庄琳,却遭到了大学室友的笑话和直白抗议,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群体身份认同的角度来看,丽丽和庄琳的室友无意识中过度关注“装备”的象征意义,而且把电脑、手机等看成本群体一致使用的重要标记,因此,在对群体成员的认同上,不需要电脑的丽丽和买不起手机的庄琳,包括那些没有装备的“无本一族”或“少数民族”自然就不属于这个群体,相应地,像丽丽和庄琳这样的同学就会被大学生中的一些小群体排斥、边缘化,我们听到她们“没有电脑我快被孤立出来”的心声也是必然的了。

  从人类心理需要的角度来看,这种呐喊也是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成长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表现。可以说,装备在发挥其积极功能的同时,也在不断满足大学生认知需要、尊重需要等各种成长性需要。

  而像数码潮人罗毅这样随“需要”所欲,并且过度强调装备“即时化工具”意义的,也可能会在多多益善的装备中变得缺乏长远而有深度的思考。因此,如果大学生及家长过度聚焦于装备的象征意义,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身份转变和认同的实质,而且会对其成长性需求的满足带来危机。

  总而言之,大学新生要正确理解“装备”的意义,适度满足各种成长性需要,学会恰当配备、使用装备,将具有象征意义的装备变成实现大学生身份内涵的一种有效的功能载体。更重要的是,透过装备的选择与使用,彰显大学生身份的内涵——多元与成熟的思想、丰富与稳定的情感,积极与全面的行为,健全与高尚品格的和谐统一。

  对于那些准备忙碌或开始忙碌装备的大学新生,我先祝贺各位暂时以喜人的句号结束了一段人生旅程,并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另外,再分享一些有关“如何装备”的想法:

  首先,要量力而行。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根据家庭和个人的财力并结合个人实际的需求量力而行,不要因为不切实际、吸引眼球的装备造成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将“好事变成坏事”;二是要考量并培养个人能力(包括潜能),可以将装备的过程变为懂得装备的过程,变为像丽丽、庄琳那样发现能力、培养能力的过程。

  其次,要适度装备。这里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适度关注装备的象征意义和功能意义,不能顾此失彼;二是将装备的两种意义恰当结合,选择在功能上充分实现和体现大学生身份内涵的装备。

  最后,两点想法汇成一句话:只买“适合的”(适合个人身份、需要、财力和发展)、不买“最贵的”。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