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民办院校要把握“六原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选民办院校要把握“六原则”

2010年06月25日 16:46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一些高考落榜但又不愿继续复读的考生而言,就读民办学校通过自考拿文凭也许是他们圆梦大学的另一选择。如今,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10年、2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各校发展水平仍旧是良莠不齐,因此考生要进行慎重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排除、筛选——

  首先,一定要看你所要读的学校是否有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办学资格审批文件,如果学生和家长实在拿不准,可以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以保证学校信息的准确性。

  二是,一定要仔细询问学校的主办方是谁。获得他们提供的主办方信息后,学生和家长有必要到所谓的学校主办方去仔细审核招生单位的合法性。不能轻易相信从招生方推荐的学生那里打听的情况,很多时候,不规范的学校招生方提供的学生都是临时雇用的“托儿”。

  三是,学校有没有自己固定的场所,基本的教学设备和固定的授课老师,有没有固定的计算机房、语音室等等。有很多招生学校也有准备,当学生和家长提出要看宿舍、教学楼时,他们一般都会被带到提前安排好的地方,这时最好再到周围打听一下,看招生单位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四是,要看学校的口碑。有很多口碑不错的民办院校经过了市场的冲击与洗礼,知道怎样才能成为有影响、有声誉的名牌民办大学。自然在招生时,首先是要考虑维护自己的信誉和口碑。而一个学校信誉和口碑的好坏,不是单纯靠学校的宣传,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它培养出来的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感受来评说。所以,如果有可能,要和学校在校或是毕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五是,学校是否有就业推荐机构。现在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要经受用人单位的挑选。很多名牌的民办院校,已开设自己的特色课程。在设置这些课程时,他们大多是与市场最紧缺的专业需求相结合的。同时也会结合专业特色找一些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合作培养。这些都有助于民办学生将来的就业。

  六是,学校能否给学生提供后续教育。有很多学生在民办院校读完大专后,还希望能继续读本科,甚至是考硕士研究生。有一些民办大学就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有继续深造的考生在选择民办学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小贴士:报考民办大学的必备常识

  ◆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分哪几个层次?

  答:我国目前国民教育系列的高等教育学历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从学历系列上讲,主要包括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班(目前已停办)、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六个方面。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主要有几种?

  答: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主要有四种,即: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结业)证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结业)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结业)证书、远程教育考试毕业(结业)证书。

  ◆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由谁发放?

  答: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由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备案的独立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含设在成人高等学校、军事院校中的普通班,提供现代远程教育的机构)、成人高等学校(即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民办学历高校发给其所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的毕业生,以及由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

  ◆国家予以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有哪些?

  答: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成人高等学校、民办学历学校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予以承认。另外,通过自学考试、由国务院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党校、成人高校、军事院校设立的全日制普通班中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毕业证书,普通高等学校以远程教育形式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以及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国家同样予以承认。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管理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并委托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学历电子注册审核、备案的技术性、事务性和网上查询、认证服务工作,2001年以后的学历证书可以在中心注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上查询,此外中心还提供学历证书认证服务,经认证的学历证书可在中心注册的网上查询。(胡霈霖 武静)

参与互动(0)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