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难题征集点燃科研热情 激励青少年投身科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科学难题征集点燃科研热情 激励青少年投身科学
2009年07月17日 16: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万个科学难题丛书激发科研热情的同时,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门——

  “科学难题高中生也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许多科学家眼里,科学难题正是科学进步的阶梯。如今,由我国近4000人次的科学家精心编纂的“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书数理化三卷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在引燃人们关于科研、创新和人才的热烈讨论的同时,也为公众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科学难题点燃科研热情

  “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个就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作为“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的发起人,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说。

  2005年12月,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上,赵沁平正式提出倡议,通过开展“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引导科学家们从源头上解决科学问题,激励青年才俊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科学难题与科学研究的密切关系一向为国内外学者所津津乐道。1900年8月,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数学难题。在之后的100多年里,这23个问题激发了众多数学家的热情,引导着数学研究的方向,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其后,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陆续提出了各自学科的科学难题。2000年年初,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选定了7个“千禧年大奖问题”,并设立基金,推动解决这几个对数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难题。几年前,中国科学院编辑出版了《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在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和智力起源四大探索方向上整理出100个科学难题,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

  此次“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在我国尚属首次,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这是我国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原始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

  740个数理化难题“求解”

  在历时2年的科学难题征集过程中,有1852位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近4000人次的科学家全程参与其中,“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会聚起了一股庞大的科学力量。经过数理化编委会的遴选和评审,最终从征集到的1200多个难题中精选出740个难题。

  “此次难题征集活动是我国科技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一支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具有高超学术造诣、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科学家队伍。”中国科学院李静海副院长指出,科学家对于提高所有国民的科学素养负有重要责任。

  奥特猜想、奇异基数问题、极小塔问题、旅行售货员问题……翻开丛书的《数学卷》,一个个难题赫然在列,等待人们的研究与破解。“最终选定的 250个难题中,既包含宏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涉及适合研究的具体问题。”数学编委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院长张继平教授说,在甄选难题的过程中,编委会始终秉持的宗旨是“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走中国科学自己的路”。

  征集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家广对科学家们卓有成效的工作十分赞赏,他说:“此次征集到的一些科学难题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前沿水平。”

  激励青少年投身科学

  面对这些科学难题,普通人不免会望而生畏。物理编委会主任、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说,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编委会在遴选难题时遵循一条共同原则:“高中生感兴趣,大学生能通读,研究生愿选题”。

  “我们不是编物理百科全书,或遥不可及的难题大全。物理也并不总是严肃面孔的说教,它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周围。”葛墨林说,入选的难题都是能触及到的、克服困难后可以入手的有科学意义的课题,希望能以此引起青年读者的兴趣,将来能投身于物理学研究这一壮丽事业。

  《物理卷》从征集到的450多个难题中选编了301个,试图为读者揭开物理学的冰山一角。而收录了189个难题的《化学卷》,则在前言中就给出了21世纪化学的新定义——“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

  作为该书的第一读者,化学泰斗、中科院院士徐光宪认为这一定义“与时俱进”,书中的内容也令他很有收获。徐老在亲自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写道:“不但研究生要通读,研究生的导师、高中化学老师们和从事化学研究的学者都值得通读,我自己就从中获益良多。”

  “一个个科学难题,就像一粒粒散落的珍珠。难题征集活动首先是一次大规模的科学问题梳理工作,把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汇集起来,呈现在人们面前。 ”赵沁平表示,深入浅出地宣传这些难题的由来和已有过的解决尝试,也是一种科学普及活动,有利于引导我国青少年从小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也有利于激发我国科技人员,特别是广大博士、硕士研究生探索未知、摘取科学明珠的激情,而这正是我国目前基础科学研究所需要的。

  -本报记者 刘琴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