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怕当班主任 教育部新规:亮点也是难点(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老师怕当班主任 教育部新规:亮点也是难点(图)
2009年08月27日 14:15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遭遇的尴尬,其实也是目前基础教育遭遇的尴尬之一  本报记者 何奔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教育部解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四大“亮点”,但记者调查发现:

  本月24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简称《规定》),不少人认为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和保障。教育部在解读《规定》时历数四大亮点: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班主任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声音:不论有无新规,班主任都很难做。很少有人主动请缨。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德育主任李娟直言:“新规的几大亮点所涉及的现实问题,正是教师们不愿做班主任的关键所在。”

  压力 领头羊是永动机 想减负有点难度

  李娟曾在教师中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每月多发500元,你愿意做班主任吗?”答案几乎全部都是否定的,“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班主任!”

  李娟所在的东风西路小学,班主任大多数都是语文老师。每周9堂语文课,比其他任何一个科目都多,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语文老师自然成了班主任的最佳人选。在其他小学,担任班主任的一般也是主科老师。然而,主科老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再担任班主任,普遍都感到忙不过来。

  眼下,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大,素质被认为就是“全面发展”,于是,各种艺术节、运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汹涌而来,这些任务最终还是落到班主任的肩上。当班主任,就是“又当爹、又当妈”。多年来,李娟的手机一直保持全天开机,因为随时都会有人找,压力很大。

  广州六中的王老师也说:“担任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每个学生都要牵挂,都怕出问题。”

  “06:45,起床、上早修课;12:05下课、午餐午休;14:15上课;22:00下晚修课;22:30查宿舍……”这是一名寄宿制普通高中班主任的日程。很多时候,班主任是“领头羊”,也是一部“永动机”。

  《规定》此次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提出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对此,多位老师也表示并不赞同,认为并未减轻压力。

  肇庆市怀集县的某个小学有300名学生,老师只有11名。按平均算,每个老师也要负责近30名学生,个个都是班主任。同时,语文老师还是音乐老师,数学老师也是体育老师。这等资源,班主任如何减负?倘若班主任课时减一半,只怕学校已无课可上了。

  在城市,教师人力资源固然多,但课时也不好减。以小学为例,班主任大多为主科老师,减了他们的课时,是不是应该再聘请一批新老师来上主科?

  待遇 绩效工资怎么算 还是一个大问题

  “当班主任,每人每月多发500元。”这不过是李娟老师的美好假设。实际上,班主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在多数学校里,班主任的收入并不比其他老师多。“能不当就不当,”是众多教师的共识。

  多数学校都是年轻老师当班主任,既有年龄接近容易和孩子沟通的考虑,也有年轻人没成家、没有后顾之忧的考虑。小陈老师透露,在广州市教育系统,评定中级一级职称有一条硬性要求,那就是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陈老师还说:“有老师当够了评职称的年限,就不再担任班主任了。”一些年轻老师当班主任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对而言,广东的中小学班主任的津贴比不少地方要高,但这笔津贴其实也不多。小学一般是每个月35-60元;初中一般在200元左右;而高中不同学校的跨度则相对较大,少的也只有三四百元。早在20年前,为了补偿班主任超负荷的工作量,广州市第一中学就已经在工资上体现了对班主任的倾斜。谈起20年未变的班主任津贴,一中李老师说:“上世纪80年代的200元和现在的200元,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班主任工作在育人第一线,享受的津贴标准却一直沿用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显然不合时宜。然而,在偏远地区,班主任甚至还是无薪的。除城乡差距外,“普高”与“重高” 之间,甚至年级的不同,班主任的待遇也有所差别。应试教育下,一个班里能有几个人考上“重本”,也成了衡量班主任工作成绩的一大指标,学校按升学情况给教师发奖金是惯例,上一个清华多少钱,上中大又是多少钱,“明码实价”。

  此次《规定》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对此,多数教师表示赞同,但是,绩效工资具体怎么算,还是一个大问题。

  权利 现在的孩子不好带 批评尺度如何把握?

  《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引起争议最大的内容。

  这一“批评权”令班主任们伤透了脑。这个在词典中找不到的名词该如何定义,是不是只有班主任才能批评?怎样的批评才是适当、适度的?

  肇庆中学的邝老师认为,尽管新规依旧不清不楚,但也聊胜于无。老师教育学生,原本无可非议,但眼下常有人胡乱套用 “保护青少年权益”之名,高喊师生平等口号。“批评权”的出台至少能缓解教师们“管不能管,放不能放“的尴尬。

  但是,更多人认为此举乃“脱裤放屁”。教师批评学生本是教育的分内事,何需恩赐权利。更有老师担心此规一出,会助长部分教师的粗暴作风,大施拳脚教育。

  最难的是,批评权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呢?批评教育也好,惩戒责罚也罢,相关部门要给这个权利配套出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形而下的范本才好。

  什么方式才是恰当的?有教师认为,只要学生能接受的就是恰当的。如果学生能接受,甚至轻微的体罚也可以看作是适当的,关键是教育目的要达到。李娟老师则认为,作为老师,即便是说一些犀利过激的言语批评都是不应该的,体罚就更不用说了。

  “没这个规定,不代表老师就不要批评学生了;有了这个规定,也不代表老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学生。”一位在高中任教的班主任徐素敏表示,其实规定毕竟只是一纸理论,要真正教育好学生,靠的还是用心。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就是现在的孩子,不好带。

  广雅实验中学陈老师说:“我们不能随意碰学生,现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太受宠了!如果要批评,我们一定要先在嘴上‘抹点蜜’,哄好了再提意见。”

  采访中,老师们反映,2000年以后的高中班主任特别难当。学生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不少人的个性特别强,受不得打击、容不得批评。“过去当班主任,如果批评学生,家长会特地感谢,现在的家长可不这么看。甚至孩子在学校学习好,家长都不认为其中有老师的心血,只觉得是自己的孩子聪明。”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程老师叹不已。  本报记者 陈学敏 刘玮宁 实习生 梁婷婷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