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高校热企业冷 高校科研水平为什么不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产学研合作高校热企业冷 高校科研水平为什么不高
2009年11月06日 08: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报记者 李松涛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高校积极性很高,但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上,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吕明这样说。

  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峰会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开始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在这个过程中,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已经得到高等学校的广泛认可。

  但在产学研教育合作中,诸如大学生实习的安全性、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等问题影响了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吕明觉得,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不是直接给企业带来效益,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吸引企业参与。

  吕明的发言得到了不少大学校长的认同。

  无独有偶,日前在宁波召开的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就曾有企业家表示,高校科研项目与企业要求相距甚远,科技成果难以获得企业的青睐。

  一边是高校高涨的积极性,另一边却是企业的不甚满意。

  “大学的研究不仅针对企业,还要发展科学,有一些成果不能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全世界的大学都是如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吴岩说,高校很多老师总是在学术的框架内想当然地研究,不了解企业的需要,很难得到企业的认可。

  长江大学校长张昌民告诉记者,企业往往要求高校在几个月内拿出一本书来反映研究成果,这样的研究结果交给企业,也就躺在了企业的书架上,企业并不满意,“这些年高校科技成果并不算少,不过水平不算高”。

  高校科研项目水平为什么不高?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蒋国平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现在的状况是,论文决定了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使得教师热衷于发表论文,而不是多做科研,科研成果自然转化率比较低。”蒋国平说,总是希望企业支援高校,高校能为企业带来什么?高校不仅要为企业输送人才,还要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不能从与高校的合作上得到好处,产学研结合很难持续。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