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操刀、导师署名"成潜规则 导师辩称"被署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生操刀、导师署名"成潜规则 导师辩称"被署名"
2009年12月17日 14:24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晚报记者 钱钰 实习生 华亮 报道

  本报前天的一篇《院士抨击部分导师沽名钓誉》报道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部分导师也感到很“委屈”,认为自己常常是被当成“招牌”而被学生署名。他们坦言,在学生论文上署名,很多时候对自己并没“实际好处”,却要承担很大风险,甚至还会引来“无妄之灾”。

  学生傍导师大名为论文好发

  “现在,导师被当成‘招牌’而被学生署名的情况也很普遍。 ”沪上某名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林教授要为导师“正名”,他告诉记者,部分高校有规定,学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篇论文才能毕业,而现在发表论文的竞争很激烈,一些学生甚至等待两年都未发表过一篇论文。

  “我有一位学生明年6月毕业,到目前为止论文发表尚未着落。逼得有些学生不得不傍上导师的大名,导师们也很体谅学生的难处,希望他们能顺利毕业。”林教授告诉记者,一些导师和杂志社关系很好,很看中导师的名气。于是,有些学生不仅主动署上了导师的大名,甚至让导师给杂志社写推荐信或打电话,希望论文能尽快刊登。

  对此,林教授坦言,学生署名一般都把导师放第二作者,自己是第一作者,只有这样,这篇论文发表才“有效”。 “但实际上,导师名字放在学生后,并非以第一作者的形式出现,对自己而言并无实际好处,因为评职称等只看第一作者署名论文。‘被署名’反而要承担很大风险。”林教授说,尤其是现在“把关”又很难,万一论文出了一点事,自己的名声也毁于一旦。

  导师用杀手锏防“被署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导师反映也曾发现过,学生论文偷偷署上导师名字的现象。导师们为此也很头疼,心有余悸外,还不得不使出“杀手锏”。

  某高校博士生小徐说了一个故事,自己的一位同学,想在论文上署上导师名字,但导师看过论文后,不同意“被署名”,因为他对学生研究的东西并无“把握”,所以态度很谨慎。后来,这位博士生偷偷挂上导师的名字,拿出去投稿。导师一气之下,向圈内所有的朋友、专家发了一封邮件,揭露了这位学生未经导师同意署名的行为,要求学生撤下自己名字。 “这样一来,这位学生在圈子里肯定混不下去,首先,他的人品问题就受到怀疑了! ”小徐说,看起来导师的做法很绝情,但一旦论文涉嫌抄袭,导师也自身难保。

  学生对导师署名习以为常

  学生操刀,导师署名,不少学生对此的态度是“习以为常”。硕士研究生董同学说,很多研究课题是导师开的,大方向也是导师定的,研究资源也是老师提供的,学生负责具体的实验和研究,等实验结束学生整理写作,经过老师审查修改,最后自然会把老师的名字写上。 “尽管导师大多是‘动口不动手’,但学生的成果中毕竟蕴含有导师的心血,故而署上导师的名字并无不合理的成分。 ”董同学表示,还有同学认为,不署导师的名字会“得罪”导师,或怕被旁人讥笑为不懂“潜规则”、不尊重导师,尽管不情愿还是挂上了导师的大名。

  沪上某高校心理系的一位同学提到,学生帮导师写书,经常开夜车,修改了几稿,但书出版后,该同学从前言翻到致谢,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有人向导师反映,不把学生名字放进书里,似乎不大公平。该导师却表示,学生对此书并无多大贡献,主要的内容还是自己写的。学生听后非常心寒,但又不敢得罪导师,敢怒不敢言。

  建议改变学术评价体制

  有行政职务、学术头衔者,在没有自己亲身参与的学术研究成果中署名,已成当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惯例。对此,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一旦论文涉及造假,所有论文的作者都应当毫不例外地承担造假责任,而不可能仅仅把责任推给“第一作者”,反过来给其他 “位高权重”的作者说好话、辩解。否则就会助长论文署名潜规则,论文没出事时,领导将其列为自己的成果;而当论文“出事”后,领导却以自己毫不知情,是其他人擅自署名等理由把自己与论文的关系撇得一干二净,所谓“进退自如”。

  导师“被署名”,学术风气世俗化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林教授建议,改变现行的学术评价体制,即衡量导师和学生的学术水平不以是否发表作品为惟一评价标准。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则认为,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要紧密与实践挂钩,才能创造出更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其次,学术人要摆正心态,摆脱评奖、晋升等“身外之物”,全心全意进行学术创造,对学术要怀抱敬畏之感,才能减少弄虚作假,导师要洁身自好,净化学术空气。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