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迟到全班有糖吃 班主任“创新”管理引争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生迟到全班有糖吃 班主任“创新”管理引争议
2010年05月11日 14: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迟到等违纪行为将被罚款,班长记账,团支部书记管钱,积累到一定金额后,就去买瓜子、糖等零食分给全班同学吃。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某中学高一四班班主任熊幼祥“创新”性地将学生管理与罚款挂钩,引来争议。

  昨日,熊幼祥称,罚款是防止学生影响他人学习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该校校长刘茂表示,已对熊老师进行了严厉批评,责成其将罚款退还给学生。

  违反纪律将被罚款 可打折

  昨日,仁寿县汪洋镇某学校高一四班的一名学生李明(化名)说,半年前,老师在班上制定了一个规定:迟到会被罚款,罚款的标准由班主任定,他曾因两次迟到被罚了好几块钱。不止是违反纪律才会被罚款,考得不好也会被罚款。班主任是英语老师,考试时,班主任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考得不好的后几名会被罚款。

  “罚款还可以打折,罚2元打五折,只罚1元钱。更有意思的是,罚款的标准还会根据物价水平来定。”李明说,“最开始迟到罚款5毛,后来罚2元,老师说现在物价涨了,罚款的标准也要跟着涨。”

  罚款拿来做什么? 办招待

  “起因是部分学生不守规矩影响他人,罚款均用于全班学生买瓜子、糖果吃。”高一四班班主任熊幼祥表示。

  据熊幼祥介绍,由于班上部分学生成绩较差,素质较低,以前很多学生迟到,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半年前,班上学生自发规定:迟到等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将被罚款。

  “最开始定的规定是迟到罚款5毛,但效果不明显,一天就有50余人次迟到,后来将标准提高到2元,效果就非常明显,一周仅有两三个人迟到。”熊幼祥表示,“班上80个学生,记不清有多少人被罚过款,但我问过,金额总共也只有两三百元钱左右。”

  至于罚款如何管理,拿来做什么?熊幼祥表示,班长记账,团支部书记管钱,积累到50元左右时,班干部就拿这个钱去买瓜子、糖等零食,在每月举行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分给全班同学吃,相当于将罚的款拿来“办招待”。

  熊幼祥说,并不是所有的违纪行为都会被罚款,例如不完成作业将罚扫地,只有影响到周边同学学习的才会罚款。

  老师称受到批评 没面子

  迟到了就会被罚款,没有迟到等着吃糖。学校对此是否知晓,又将如何看待和处理呢?

  该校校长刘茂称,经查实,除了高一四班,在该校中,其他班级并没有实行这种制度。学校已对班主任熊幼祥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成熊老师将罚款退还给学生。

  “这个月的罚款还没有拿来买瓜子和糖,只有30余元,我已经让班长和团支书全部退还给学生了。”熊幼祥说,“在职工大会上,我还受到了批评,很没有面子。”

  各方声音

  学生 罚款这种方式很粗暴

  “迟到、早退了就会被罚款,这完全就是不人性的一种表现。”高一四班的李红(化名)称,班上很多同学都对此表示反对。

  “起码首先也要问问学生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会影响他人。”就读高二二班的学生黎朝西(化名)表示,“罚款这种方式很粗暴,让大家觉得很委屈。”

  曾经因为旷课而被罚款2元的高一四班的谢东(化名)说起这项规定来,也是一脸委屈,“那次旷课是因为我把作业忘在了家里,因为不交作业也要被罚款,由于是自习课,我就没有请假回去拿作业,谁知到了学校,直接就被老师罚款了,连原因都没有问一下。”

  家长 老师以罚代教不合理

  家住汪洋镇洪湖路的市民郭露称,老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不能以罚代教。而且,学生没有收入来源,老师以罚代教的做法最终罚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另外,一些被罚款的学生害怕被父母知道,又没钱交罚款,就会想别的办法弄钱,如此一来,不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会害了学生。

  “学生违纪,老师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不是罚款了事。”市民孙乘表示不能理解,“如果违纪能够以罚款来解决,时间久了,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心理:只要有钱就可以随便违纪,大不了就是罚款。如此一来,只会让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产生更大的障碍。”

  专家 学校无权对学生罚款

  眉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光辉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应当从心理辅导、情感教育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用正常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川新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新年认为,学校没有行政处罚权,没有任何一部教育法规或部门规章明确规定学校有罚款的权力,在其对学生的处分种类中,也没有罚款这一种。即便是关于损坏公物的处分,也是赔偿而不是罚款,因此,学校无权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罚款。(刘磊)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