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来工子女就读需十证 包括家长无犯罪证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宁波外来工子女就读需十证 包括家长无犯罪证明
2009年06月18日 08:48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部分证件材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接受教育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在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些地区却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设置重重障碍。为了入读东钱湖镇的几所公办学校,家长必须备齐包括“无犯罪记录证明”、“无违法生育证明”、“老家无监护料件证明”、“养老保险缴费单”等在内的十个证件材料,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十证不齐备而失去入学资格。

  宁波市东钱湖镇是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全镇7万多在校学生中,有3万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岩岩(化名)今年6周岁,刚出生几个月她就随父母来到东钱湖生活,今年9月份她就要读小学了,但东钱湖中心小学本周公布的新生名单里并没有她。

  岩岩的母亲:真的无奈,我们外地人打工人家好像看不起的那种感觉。小孩子读书那么大的事情,就不让你报名不让你读,你也没办法。小孩子读书就真的读不了吗?我们觉得不公平!

  根据学校的要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除了具备户口本、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学前教育登记卡等材料外,还需要家长开据“无行政拘留及以上处罚证明”、“无违法生育证明”、 “老家无监护条件证明”,此外家长还必须出具自己的劳动合同和养老保险缴费单。摆在岩岩面前的问题是,父母没有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报名一共三天,每天母亲都会步行去报名处恳求老师,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从不休息的父亲特意跟老板请了半天假再去学校碰碰运气。而此时,岩岩正沉浸在对上学的期待中,他特意画了一幅画:红的太阳、绿的书包,一个孩子兴高采烈去上学。

  岩岩的母亲:“小孩读书真的不方便,。真的,该跑的地方都跑了,你是个打工的,人家根本不睬你。真的难受死了,你想让她上个好的学校,真是没办法,前天下午通知一下来心里真的难受死了,空空的。”

  面对十个证件材料的硬杠杠,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被公办小学拒之门外,一些家长对此也谈了他们的看法。家长:“你们(中国之声)前天不是播河南郑州要五证嘛,我说要五个证有什么好稀奇的,我们这儿要十个证呢!爸爸犯罪了,孩子就不让读书了?!这个政策好像太过份了吧!读书我给钱,跟养老保险有什么关系呢?!超生的孩子就不让读书了?!这个条件好像太苛刻了!”

  记者了解到,对于户口在宁波市的学生,学校只要求出示户口本、“预防接种证”等四份材料。那么为什么对外地务工人员的子女却要求父母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养老保险缴费单”等证明材料呢?记者来到东钱湖中心小学,一位主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告诉记者。

  副校长:这不是我们学校定的。这是我们社会事务管理局发的文件,它有这些条件,我们再按照它的条件发招生公告的。

  记者:父母没有行政拘留及以上处罚证明,是不是对孩子公平吗?

  副校长:我们也不清楚为什么要查那么多证件,但是既然文件规定了我们也没有办法。

  记者从东钱湖社会事务管理局的这份文件中发现,东钱湖辖区内的所有公办中小学都要参照相同的标准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就是说都需要十证齐备。东钱湖社会事务管理局教育办公室主任林松鹤。

  记者:如果父母犯了错,孩子是否就应该失去受教育的权利?

  林松鹤:一般来说他不会有这种记录嘛!这种案例我们现在还没有碰到过。

  记者:据我所知很多家长没有劳动合同,这个可能不是他造成的。

  林松鹤:这个要去和厂里去说嘛!

  记者: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一个企业的违法行为,会不会给孩子……

  林松鹤:我们没有办法,我们没有必要要这个东西,有些政策也是听上面的。我们公办学校现在不能够接纳了,现在外地打工的太多了,我们这里教育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靠这些政策,主要是控制一下规模。

  尽管很多人都认同外来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仍然无法合理分享当地的教育资源。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等, 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直到我们结束采访,岩岩的入学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努力消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的种种障碍,不仅仅是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20分报道 记者 杨超 曹美丽)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