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不足校外补 大学生充电消费日益惊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校内不足校外补 大学生充电消费日益惊人
2009年09月22日 14:31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假期里,忙于“充电”的大学生在图书馆奋战 本报记者 侯恕望 通讯员 吴鲁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推销自己不惜血本

  本报记者 李志伟

  近日,由北大青鸟广州广力培训中心举办、广州南粤人才市场协办的“广东大学生充电消费调查”结果发布,通过对在广东地区求职的476名求职大学生调查发现,在充电上花费超过1万元的占21%,花费在5000元—10000元的占12%。在大学生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求职心切的大学生为了推销自己不惜“血本”,不但求职成本越来越高昂,在充电上消费也越来越惊人。

  近八成大学生假期充电

  本次调查显示,有过利用课余和暑假时间充电的大学生占了78%,从来没有进行过充电的大学生仅占22%。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广州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人数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其中在校大学生和求职大学生是这一期间最重要的报名主力。

  广州大学2009级毕业生小朱表示,残酷的就业压力让他充满了很强的危机感,觉得“如果不多学点东西,找工作肯定会更难”。因此,他在校期间除了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师”、“公共营养师”等好几个考证培训外,还利用寒暑假去读了日语培训班。

  “充电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成为一种日趋流行的生活方式,”北大青鸟广州广力培训中心校长姜义认为,“因为只拥有一张大学文凭,并不等于拥有能从事某项职业的能力。”

  非学历培训是成才新渠道

  本次调查显示,有47%的大学生进行充电,是因为“现在形势非常严峻,充电对找工作会有帮助”。而选择“为了继续深造做准备”这一原因的占27%,还有19%的充电大学生选择参加非学历培训的理由是“感觉在学校学不到东西,只有进行充电才能掌握更多真正有用的知识”。还有部分学生表示“看到身边一些同学在充电,自己也不能落后”。

  广州南粤人才市场总经理魏福树认为,因为觉得在学校学不到东西而进行充电,这一方面说明了传统的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同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另一方面这也说明非学历教育的各种培训尤其是职业培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功能。“非学历教育培训不再仅仅只是学历教育的补充,今后各种培训尤其是职业培训的社会功能和地位还会进一步日益突出,成为更多大学生实现个人成材的一条重要渠道”。

  他认为,显然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社会现象,不但有效地帮助很大学生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缩短了与企业实际岗位要求的距离,还有力地推动了大学教育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上进行变革的步伐。

  1/3大学生花费超过5000元

  调查显示,在接受本次调查的求职大学生中,在充电上花费超过1万元的占21%,5000元—10000元的占12%,3000元—5000元的占13%,1000元—3000元的占28%,1000元以下的占26%。其中消费支出超过5000元的超过33%,即1/3的求职大学生投入了相当于一年学费甚至更多的金钱,用于接受各种非学历的职业培训、考证培训或语言类培训。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相当大的经济投入。

  据了解,目前,从学费超过3万元的软件工程师培训课程到价格昂贵的华尔街英语培训课程,在校、求职大学生们都是最主要的消费群体之一。一位花费了3.4万元学费就读APTECH的“ACCP软件工程师”的华南农业大学学生说:“很多大学生不惜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钱用于充电,原因自然是希望从这一投资行为中得到良好的回报。”

  “大学生们在进行充电时的‘高投入’,当然是为了今后的‘高产出’,”姜义表示,“教育消费正在成为一种地位日益重要的投资,而且他们的这种投资意识越来越强了。”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