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 工程类院校大有可为(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应对金融危机 工程类院校大有可为(图)
2009年04月30日 16:28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首钢、武钢、鞍钢等国家大型钢铁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中心主要对已有技术和成果深度开发,帮助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和技术升级。图为两名研究生在炉前做热轧实验。本报记者 王鹰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金融危机就像浓雾中的一道闪电,令人们警醒,跳出惯性思维,看清平时看不大清楚的东西。金融危机也是一面镜子,让明眼人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短处也看到长处。以往我们讨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视野和思维大都限制在国内,借鉴国外也多是管中窥豹。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大视角、大场面,让我们的思考更全面一些,更深入一层。

  应对金融危机,振兴民族产业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闻鼙鼓而思良将”,全社会在此时对高校,尤其是高等工科院校寄予希望。工科大学在这次经济振兴行动中能发挥什么作用?高等工程教育该如何改革、调整?就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

  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多参与大项目

  【金融危机的启示是虚拟经济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产业振兴计划中有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上马,高校应积极参与】

  近半年来,被形容为“海啸”的金融危机席卷世界主要国家,“刺眼繁华转眼空”。企业倒闭、失业剧增、货币急贬等现象犹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展开。世界各大国、各主要国际组织频频进行的政治、外交活动无不围绕着一个议题——联手抗击金融危机。

  此次金融危机对于走过改革开放30年道路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挑战和机遇都是前所未见的。由于这些年来中国一直实行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的务实方针,加上东方文化中“量入为出”的传统,使得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伤害相对较轻。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虚拟经济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股票、期货还有风险投资都应该围着实体经济转。”潘云鹤说,前些年西方国家许多人觉得搞虚拟经济是发财的捷径,年轻人热衷学习的不是做实体经济的理工类专业,而是法律、金融、投资等专业。看到华尔街的钱好挣,大批理工科毕业生被吸引去搞虚拟经济,与金融投机家合作参与泡沫制造,引爆了危机。

  据悉,我国每年有大批优秀高中生报考工程类专业。目前,每年高校理工科毕业生人数大约有130万左右,规模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还是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这个方向不能改变。”潘云鹤认为。

  为了防止经济加速下滑,我国的经济振兴政策也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国务院已陆续出台了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总规模已很大,排在世界第二三名的位置。

  “我国巨大的产业规模对于工程科技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都是很好的时机。”潘云鹤认为,在这样的时机下,如果高等工程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政府和企业再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那么,再过10年我国就有可能形成一支全世界最好最大的工程科技队伍。目前国家会有一批大型项目、特大型项目上马,有工程技术背景的大学要抓住这个机会,争取多参与、多作贡献。“工程科技界的帅才多出自于大项目,这是工程界的一个共识。”

  潘云鹤此言不虚。比如,航天领域年轻人成才很快,40岁上下的人成为将才、帅才的很多。据统计,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火箭试验队的科技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飞船试验队人员平均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航天技术的年轻帅才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除了这个行业的团队文化、扎实的高等工程教育基础外,大项目接连不断也是一个原因。”潘云鹤分析说。他建议,国家、行业、企业都要从长远考虑,多吸收大学的人来参与大项目。不但要有教师参与,也要吸收学生。

   工科大学必须重视设计能力的提升

  【高等工程院校要搞科研,要写论文,但也要重视参与实践,科研能力要与设计能力结合】

  全球金融危机“倒逼”的形势为各行各业解决长期积累、困扰其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供反思的机会。那么,为了适应实体经济发展、振兴产业的需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做哪些改革、调整?

  在潘云鹤看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过去没有把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突出出来,而是参照自然科学的做法,设置了许多理论课,以认知为主。工程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密切联系,但是仔细分析起来,区别还是很大的。工程科技研究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结果是要通过实践做出来,其知识基础既包括科学技术,也包括科技领域以外的知识和能力,比如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还需要具备与工程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方法。

  我国的传统教育偏重于认知,在探索方法、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比较弱,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我国高等教育在“文革”前曾经学苏联,重视基础课,把基础理论运用到技术上,同时重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受到美国的一些影响,加大了科研的比重。工程类高校注重搞研究,写论文。

  “这使得学生加强了科研能力训练,这是一个提高。但是去企业少了,实践能力有所降低。”潘云鹤说,美国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去企业实践也不多,毕业后也要用半年、一年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美国是发展充分的市场机制,工程技术人员很少在一个单位供职终生,年轻人更是频繁地换单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要基础宽,脑子活,适应性强,但是学生实践少是其一个弱点。

  高等工程教育界曾有过一种模糊认识,就是不重视设计,甚至认为设计院是企业,应搬出大学校园,校园内只建研究所。很多工程类院校到了学生四年级下学期才安排他们去搞设计。有的大学甚至取消毕业设计,改成毕业论文。

  “这对工科大学生的训练很不利,现在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已经认识到工科学生的设计能力有所下降。国外很多高校安排学生在三年级甚至更早就接触设计。”潘云鹤说,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设计。我们说工程院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要强,并不是指操作能力强,去代替钳工、车工,而是主要指做设计的能力要强,能做工程设计、工艺设计、产品设计。

  潘云鹤回忆,自己本科是学建筑的,“文革”前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学着做设计,一年级设计饮食店,二年级设计学校,三年级设计医院等等,在校期间至少要做5个设计。这个传统仍然保留着,所以建筑类专业学生到企业很受欢迎。软件类专业也是这样,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很多软件设计,所以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也很强。

  对于设计院应该搬出大学校园的看法,潘云鹤认为,工程类院校要有多种专业的设计院,并要把研究与设计结合在一起,办好研究设计院。像机械类、化工类、环保类、能源类、电子类这些系科都要有设计研究院所。搞数控技术的不做设计怎么行?科研能力提高是好事,如果科研能力与设计能力相结合,就能转化成产品和项目,那么工程技术的创新就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所以,不但教育口要抓设计的教育,科技口也要抓创新的设计。

  除了要重视设计,现代工程的发展、当代科学技术的进展,还要求工程技术类专业要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潘云鹤曾多次跟化工业、银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讨论过,现代企业都很需要复合型人才,如果同一个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知识结构都一样的话,就不容易创新。如果学生们有各自不同的交叉知识,通过交流,还可以相互启发,提升创新潜质。比如学计算机的学生,如果在四年级再学一点经济或金融,搞计算经济学就很容易入门,毕业后去银行搞数据处理很快就能上手,就业的范围就宽泛多了。

  “这种学科交叉最好能在本科阶段实现。”潘云鹤说,有的专业像生物医学工程,课程太紧可能来不及,就放到硕士阶段。学生入学如能学得宽,专业选择的空间就会大,所以,要让本科生的基础课学得宽泛一些。当然二三年级的主专业课还要学扎实,到四年级,有能力的学生还可兼学另一个专业的主课。这就是我们一直主张的工程技术类专业要“宽、专、交”的想法。

  产业振兴更应该靠产品创新

  【高校要把参与产品创新作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教育部与有关部门日前出台4项措施,积极应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比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达到年限国家代还学费;支持高校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工学等相对紧缺学科和生源较好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等。

  对此问题,潘云鹤以工程类专业大学毕业生为例作分析。他认为,首先,高校有责任提高培养质量,调整专业结构,为社会培养适用对路的毕业生。其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要转变,要做好去基层工作的准备。当然,更重要的责任在企业、在基层,要抓住时机提升结构,发展科技,多招收一些大学毕业生。“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吗?从客观上讲不是的。中国高校的毛入学率也就是20%多一点,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仍居下游。问题是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大中小企业,对于科技开发工作重视不够。”

  据统计,我国很多企业的研发投入长期达不到销售额的1%。全球企业界的通识是,研发投入在销售额的1.5%左右也就是勉强存活,达到这个指标以上才能维持技术改造、产品创新,才能在市场上站住。

  “在用人、用工方面也是如此。企业不能光图便宜招收廉价劳动力,而要把大量大学毕业生来求职看成提高自身科技文化实力的机遇,进行结构性调整。”潘云鹤说,中央提出的振兴十大产业的战略目标,除了退税、贷款、政策帮助等救急措施,最根本的是促进科研开发。

  这一点确实已经在实业界引起反思。据业内人士称,在这次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受冲击最大的企业多是那些产品研发设计、市场销售“两头在外 ”,只能搞加工、组装的企业,他们没有研发能力,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完全靠加工订单“吃饭”。这次危机正逼迫着中国众多产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目前,严峻的危机驱使各国在寻求出路,金融危机的底层已经涌动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潮流。今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产品创新”的任务。

  潘云鹤说,“产品创新”的提法很重要。我们过去经常讲的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加上产品创新,就把科技创新与生产力、与市场、与利润串起来了。转化的桥梁就是产品创新设计。高校研究的新技术、新材料以产品创新为载体,就能较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档次上去了,占领市场,附加值提高了,也就实现了振兴产业的目标。

  “我这里不是替大学生争就业岗位,而是说劳动力密集型与科技创新型并不矛盾,如能结合起来,就能相得益彰。”潘云鹤说,中国还是要搞一些大量就业型产业,生产服装、皮鞋、玩具等,我们在劳动力方面仍有优势。问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提升技术含量,不能只和人家拼廉价劳动力,而是要拼头脑好、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力,就要产品上档次,就要创自主品牌。优质劳动力与优秀的产品要结合起来,其中技术与设计是两个关键。

  为了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出路,高校增加了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有学者提出可以为大学培养一些专职科研人员。长期以来,高校的科研都是教师带着学生在做,没有设置专职的科研岗位。

  对此,潘云鹤认为,大学尤其是理工类重点大学配置专职科研人员很有必要,这事已经呼吁很长时间了。大学不搞或少搞科研都太可惜。现在的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科研任务很重。教授还要承担教学任务,恰当地配备专职科研人员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科研,潘云鹤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国家能给高水平大学,比如“985”高校,切一整块科研经费由学校支配立项。现在这一层次的大学,一所学校一年的科研经费大约是在10亿元上下,多的达到20亿元。这些经费大部分来自社会、企业、政府部门。现在一位教授、一个课题组要申请一笔科研经费,要用一年多甚至两年的时间。不妨切一块经费给学校,由学校负责立项和出成果。校长是了解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委员会也知道谁行谁不行。这样就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的速度和效益。

  据悉,浙江大学曾提出过一个将动物大脑与计算机连接、脑机联动的项目。因为是新项目,难以申请到经费。后来考虑到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学校挤出了一些科研经费支持,5个系的教授进行合作,把实验动物的大脑和芯片连接起来,以遥控动物的行动,搞了一年就成功了。“国际间的科技竞争是很激烈的,白驹过隙,时间不等人。一个好构思,等上一两年,就贬值了。”潘云鹤说。-本报记者 陈宝泉

  【相关新闻】

  江苏“校企联盟”应对金融危机

  江苏120多家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1000多个主要学科(方向)将与省内2000家企业结对合作,引导1万多名科技人员深入企业、投身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第一线,到2010年年底建成2000多个科技服务社会的“校企联盟”。记者日前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支撑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转型和模式转变,江苏启动实施“校企联盟”行动。

  通过高校、院所的主要学科与企业、地方建立长期合作的“校企联盟”,调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最广泛地动员和引导高校、院所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走向社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动科技人员与企业深层次地紧密合作,引导高校、院所科技人员针对企业创新需求开展研发活动和技术服务。江南时报

  老教授为走出金融危机建言

  由中国老教授协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金融危机发展趋势与对策”专家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会长周远清等多位老教授参会,他们发表了真知灼见,以独到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作了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机遇》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中国的实体经济正面临严峻考验,在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企业应该重新审视经营战略、评估企业规模,推进并购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利用金融危机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另外,云南大学原代校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秦池江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学术报告,以商讨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赵秀红)

  金融危机成就“留学大年”

  金融危机,留学大热。在3月上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参展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数量呈现井喷,共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参展,比去年多出近100所,增加了三成之多。而展会之前,沪上各类留学咨询活动已经相当热闹,多达近百所的国外院校通过留学宣讲会或直接面试“开小灶”招揽中国留学生,使得抢生源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据悉,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高校纷纷寻求各种渠道拓展财政收入,其中国际留学生的招生是很大的一部分。为了招揽生源,不少学校推出了各种优惠的招生措施。新闻晨报

  应对金融危机课程现身多家高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梁慧思日前在该院MBA/EMBA亚太巡回说明会上表示,该院将开办“金融危机2008”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这一轮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掌握分析时局动脉的知识和思维。

  笔者了解到,最近国内不少高校也纷纷开设与金融危机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如清华大学开设了“国际金融产业投资家与金融危机研讨课程”,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院计划开出“社会责任”、“风险意识”等选修课,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请来专家为学生开设《从美国金融风暴重新认识黄金的投资价值》的讲座,东华大学管理学院也整合MBA讲座和研究生学术讲座,推出了“金融危机与对策”大型系列讲座。中国青年报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