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动起来,为大学生揾工当"红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评论:动起来,为大学生揾工当"红娘"
2009年03月24日 10:18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单靠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显然已不足以解燃眉之急,而需要全社会一起参与进来,为大学生就业广开门路。

  “前所未有的挑战”、“关键冲刺时刻”……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领导发言中多次运用的这些词汇,让人备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行各业都在想办法支招出策。然而,要想解决全省仍有30万毕业生未找到工作的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没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心急,社会也跟着揪心,有的已积极行动起来,为大学生揾工献计献策。前天,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利用自己的媒体平台,为大学生和企业免费牵线搭桥,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

  媒体作中介,为大学生揾工,在眼下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还不到10%的现状下,不仅是多了一条路子,而且还有望带动企业、呼吁社会,以全民参与的力度来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单靠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显然已不足以解燃眉之急,而需要全社会一起参与进来,为大学生就业广开门路。这也是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人事厅、公安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领导都现身会议的原因所在。

  媒体在行动,社会也当行动起来,拿出具体对策。在这当中,政府部门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它提供的就业职位有限,但它可以制定就业政策,引导企业和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作出积极的选择。比如,广东省劳动保障厅规定的企业一次性裁员20人须上报;再比如出台“新政”,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到农村就业。就当前而言,可以考虑在“三支一扶”上加大对大学生去农村基层工作的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畅通的渠道,通过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为大学生创造见习机会,等等。

  而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战场,企业更当率先承担社会责任,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在尽量少裁员的前提下,可以储备人才的形式吸纳一部分大学生,或者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见习机会,而不要趁机抬高就业门槛,更不能昧着良心压低工资,毕竟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至于高校,则要继续更新观念,多动脑筋,敢于正视低就业率的现实,为毕业生寻找出路。广邀校友提供就业机会也好,校领导“认领”就业困难生也罢,招数虽然五花八门,但只要有效果,就不妨一试。而对于那些毕业了仍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学校在保留档案、户口等方面也应适当放宽松些,而不要急于将其赶出校门。

  当然,作为大学生自己,在就业困局面前,当摆正心态,不管是先择业、后就业,还是先见习、再就业,抑或是去农村、下基层,先找到一份工,养活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没必要都去挤公务员,更不能自暴自弃,“养猪也能出状元”虽说不太现实,但代表的也是一种择业观。

  就业不仅关系生计,而且关系尊严,这应该成为时下的社会共识。困难时刻,各行各业不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给大学生提供、创造就业机会,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