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缺席谈何重视就业问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一把手"缺席谈何重视就业问题?
2009年03月24日 15:23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相关阅读:广东省副省长缺席高校就业会议遭质疑

  就算副省长出席了 又能如何

  查俊

  分管副省长没能参加高校就业工作会议,确实有些不妥,但指望副省长“亲自出席”就能解决就业难问题,恐怕有些天真。长期以来,用长官意志来调控大事小情,已成某些领域的惯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如此,拿出头疼的事情问计于省长,也是一种“等、靠、要”。就算省长来了,发出了指示,解决了这批毕业生,下一批又如何“安家”呢?其实就业市场的行情不时在变化,如果真需要领导亲自来抓,最紧迫的就是解决“知识与社会对接”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的专业课都在空谈理论,一些专业课优秀的大学生,到就业市场人家就是不买账。如果分管副省长能协调高校课改部门,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即便自己的能量撼动不了应试教育,也可以举“一省之力”向国家呼吁,这不比出席一次会议重要得多吗?

  当然,分管就业的各级领导有责任关心这一块,他们不出席相关会议也值得追问,但不必见不到领导就“慌了神”,因为真正解决就业问题的是“市场”,而不是“市长”。

  “领导与会”不等同于“政府重视”

  邓学志

  会议有领导在要开,不在也要开,这实在是一件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毕竟,会不是为领导而开,而是为工作而开。为什么副省长缺席此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引发出质疑声声?背后是如今仍然深藏在很多人头脑中的一些理当要破除的认识误区和旧有的工作思维。

  如今,不少人片面地在上级领导、部门“一把手”参会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之间画上了等号。也正因为如此,在工作中,会会都要一把手参加、事事都要一把手亲自抓,已然是一种常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才多见领导成为会议的“门面”,成为会议的“陪衬”。正是这个原因,副省长缺会才让人如此的敏感。其实,会会都要“一把手”参加,事事都成为“一把手工程”,到头来,大多还是事与愿违。还有一种隐性的思维是,会议规格高了,上级领导出席了、强调了,各部门“一把手”到场了,工作也就落实了。这也属于以会议落实工作之列。

  所以,仅仅将分管省领导、部门“一把手”没有参会,作为“不重视”的依据,实在是过于看重“形式”了。客观地说,领导重视与否与参会与否并无必然的联系:领导和部门“一把手”齐刷刷地坐在了主席台上、会场里,也可以只是带了一双耳朵,左耳进右耳出;领导的讲话和表态也可以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大而无当。

  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指什么样的会议领导都可以不参加了,而是不能以领导是否到会作为党委政府是否重视的标志。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于大学生而言,是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于社会而言,是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多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对政府来说,还是要出台各种有针对性的“护航”措施。一句话,就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力。在这方面,领导个人的重视,代替不了党委政府的重视;领导的“指示”,永远不能代替政策、措施和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别以“重视”的名义“绑架”领导。

  “一把手”缺席谈何重视就业问题

  艾才琴

  目前,很多人都知道“一把手”的重要性。就会议来说,如果没有多少“一把手”参会,至少说明那些不愿意参会的“一把手”并不认为所开会议有多么重要。这差不多已经成为党政部门开会的一条“潜规则”了。很多“一把手”不愿意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这些“一把手”并不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已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也正是意识到今年就业形势的严峻,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讲过一句话,我说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对这个问题,我们政府将百倍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总理的这番话其实不只是对着记者说的,更是对着所有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说的。如果“一把手”都不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谁重视成千上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呢?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只有“一把手”重视的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如果“一把手”不重视,再重要的工作都难以真正被重视起来。“一把手”纷纷缺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即使他们重视就业工作,那也只是嘴上重视,行动上难以重视。

  “一把手”不重视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是非常危险的。就业关系每一个高校毕业生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他们的生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只有“一把手”都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才能得到逐步缓解;如果“一把手”都不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只能越拖越严重。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