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更多高校应有学术自省的勇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评论:更多高校应有学术自省的勇气
2009年04月10日 10:35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8日,清华大学在校园网上发布了一篇对校长顾秉林院士的采访问答。在接受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工作人员采访时,顾秉林主动曝光了清华大学自2004年以来的三起学术不端事件。(4月9日《新京报》)

  清华大学校长自曝校内学术不端事件,其学术自省勇气值得肯定。事实上,好多院校、科研机构对学术违规的处理态度轻描淡写,甚至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味姑息迁就。即使迫于舆论压力,被动处理学术不端事件,也多把高高举起的问责板子轻轻放下。比如,07年6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布过两则学术处罚公告。武汉大学教授艾勇和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张连顺因抄袭他人论文成果受到通报批评,并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格3年。但是,艾、张两位抄袭教授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处罚措施。抄袭的教授还是教授,他们并没有承担足够的抄袭成本。

  其实,学术造假、学钱交易的事情屡见不鲜。近年来国内教授、学者造假的报道更是没有停过。最近的例子就是浙江大学院士课题组造假事件。尽管浙江大学认定,造假行为系博士后贺海波个人所为,与李连达院士无关。但该事件再一次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学术不端正在透支学术的公信力。

  除了明目张胆地学术腐败以外,一些教授忙于社会事务、忙于创收,在校外上课、讲学,忙得不亦乐乎。一些导师担任多种社会职务,或者在外兼职。导致搞科研、进课堂的精力被大大挤占,剽窃科研成果,对学生实行放羊管理的导师不在少数。

  而且,当前的高校科研生态并不健康,高校行政化、学术权力化倾向比较突出。不客气地讲,某些高校领导阶层本身就存在学术道德问题,查处学术造假事件,一来底气不足,二来担心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打击学术腐败尚停留在剪矢医伤的水平。这一点,从浙江大学处理剽窃门的暧昧态度上可以得到佐证。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现在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但是教授越来越不像教授,大学精神不断沦落,大学校园弥漫学术不端氛围。令人忧虑。高校、科研机构担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正义的职责。如果为人师表者学术道德失守,不仅有辱学术尊严,还会误导学生、搞坏学术风气。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学问外,更有义务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做学问的道德。如果教师自身学术不端,即使道貌岸然给学生讲学术道德,学生也听不进去。所以,我认为,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教授们进行学术道德约束十分迫切和必要。只有对学术腐败行为刮骨疗伤、正本清源,才能彻底铲除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的土壤。

  现在,清华大学校长自曝家丑,自省学术道德,让人看到学术生态的一丝亮光,笔者期待,清华自曝家丑能产生示范效应,更多高校与科研院所行动起来,学会学术自省,完善学术道德监督机制,给学者教授们戴上学术道德紧箍咒。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留住大学精神。如果管理层对学术腐败视而不见、势必会逼退学术道德底线,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公信力造成更大伤害。

【编辑:侯冬华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