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花钱买排名潜规则让“大学排名”变了味——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解放日报:花钱买排名潜规则让“大学排名”变了味
2009年02月06日 14:25 来源: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时下,各种新一轮高校排行榜粉墨登场。对不少考生及家长来说,排行榜是挑选就读高校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由于目前一些排名机构以赚钱为首要目的,使得排行榜染上铜臭,可信度大打折扣。据报道,花钱买排名的“潜规则”,已是高校圈内公开的秘密。

  不仅大学排行榜,无处不在的各类排行榜,也因“水分”泛滥频遭诟病。种种买来的“一流”,发人深省。

  公信力是“第一生命力”

  宣华华

  近年来,如同各类“富豪榜”、“财富榜”、“慈善榜”一样,高校排行榜也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不同的指标体系、不同的排行顺序颇让人糊涂。如今,高校排行榜的“潜规则”曝光出来,竟然是“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不禁又让人有“大跌眼镜”之感。联想到前阵子沸沸扬扬的“百度门”事件,我们不妨追问:高校排行榜应“百度化”还是“谷歌化”?

  众所周知,“百度门”事件的根源在于,作为国内中文搜索行业“老大”的百度,恰恰也是奉行“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的盈利模式,将自身在网络搜索市场上的份额迅速转化为利润,遭到社会各界口诛笔伐。

  无疑,不论是搜索网站,还是各类排名机构,其初衷都应该是给用户提供参考,为用户提供有关信息以作决策依据。因而,公信力就是搜索网站和排名机构的“第一生命力”,任何缺乏公信力的机构将注定被用户抛弃。

  事实上,作为“百度门”事件的鲜明对照,国际搜索行业“老大”谷歌,就采取的是另一种盈利模式:努力保证搜索结果的客观公正,利用市场份额开拓广告市场,以取得广告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

  从谷歌的良好口碑、信誉度以及商业成就中不难预见,高校排行榜若走向“谷歌化”,必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只不过,由于“谷歌化”盈利模式并非直接向排名对象收费,需要转而挖掘广告收入、咨询收入等收入来源,自然不被那些投机取巧的机构所青睐。但是,从高校排行榜长期发展来看,最终胜出的,只能是既确保公信力又有可靠盈利模式的机构。

  本质上,高校排行榜现有的问题,绝非“排名机构是否应当盈利”,而是“排名机构该如何盈利”的问题。在这方面,既有待市场自身解决,也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以清除滥竽充数的排名机构,为真正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创造良好生存空间,从而推动该行业更快实现优胜劣汰,最终走向成熟。

  因公众盲目倚重而“变味”

  洛 洛

  任何一个学过统计学的人都知道,越是复合型的统计指标,其得出的排名结论就越是容易被各种因素所影响,人为操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多。大学排名如果只是以单纯的一两个客观指标来衡量的话,那么结果会一目了然,排名发布者很难从中做手脚。但是我们当真能只用单一标准来排名我们的大学吗?估计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都不会同意———大学排名肯定不止是学术。既然大家对于“好大学”的衡量标准是多方面的,那就必然要接受“指标体系”带来的风险。

  问题是,为什么排名者在当下的操作会越来越近权贵而淡学术?为什么所谓的“综合排名”会比“专业排名”对中国考生和家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为什么某些大学会瞄准这一特征而投身潜规则?这不得不归咎于公众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解与期许。

  对于中国考生及其家长来说,选大学等同于选职业,大学排名意味着入学后学生所享有的社会地位排名,因而我们期待中的大学排名,应该更多地体现“声望”,而并非纯客观的专业能力。

  人们对于“大学排名”的盲目倚重,恰好反映了“信号理论”对当下社会的强大影响,即学校,尤其是大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将不同能力的人们分门别类,引入不同劳动力市场和工作环境的作用。为了使这个“信号”简洁省事,我们当然会选择一个能统领所有方面的“综合排名”,而这中间的诸多风险细节,我们则无力控制。

  社会公众对于被排名对象的既定价值观、对于“形式的简洁美”要求,以及对于统计过程中的若干环节的不可控,造成了目前“大学排名”的变味,其他排名又何尝不是。

  安身于排名之外

  何 林

  自从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以在国际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数为指标的“学术榜”以来,国内公布的大学排行榜已有上百个,先后数十家评估机构和与之相应的指标体系纷纷“亮相”,可谓一片“繁荣”。

  繁荣的背后,亦闻指责之声。功利化是大学排行榜被指责最多的一点,但功利化并不是大学排行榜的关键问题,“一流”的大学排名之下,大学自身所拥有的品质与学养到底是否“一流”、如何“一流”才是人们真正关注的。

  正如有专家所嘲讽的那样,若按照某些排行榜设置的指标,尽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培养出了2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它的校园和师生规模与诸多中国大学相比“小”得可怜,在中国恐怕连一流大学都算不上。

  或许,高校应该培养自信,而不是追逐排名,不为潜规则所扰,并不为商业排行榜所困,功利化的大学排行榜自然无可依存。

  最后套用一句周杰伦的歌坛“拒买榜”宣言:“有钱买榜,不如买房买车。”高校也是一样,有钱买榜,不如把这些钱用在师资、教学设备等真正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而守住学术道德,安身于名利之外。

  受伤的还有社会诚信度

  井 儿

  “排行榜”这一名词早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在商界有“财富排行榜”,在娱乐圈有“最受欢迎男女歌手”,而学术界的“大学排行榜”在近几年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官方的、民间的,乃至山寨的排行榜满天飞,成为学生、家长制订“高考目标”、追逐“热门专业”的参考标准。

  毋庸置疑,办学者与求学者日益高涨的“名校情结”,是各类高校排行榜“存在”并且“壮大”的理由。在当前浮躁、功利之风日盛之下,有些高校不在学术与教学上下功夫,而是迎合某些排名机构赚钱的宗旨花钱“买”排名。

  显然,无论是主动为之,还是无奈之举,这种买来的一流、买来的荣誉不仅无法反映出高校的实际教学及教研水平,而且已然使高校教育蒙羞,实在是玷污了这片本应纯净的学术土地。这种贿赂型、欺诈型“大学排行榜”,伤害的将不止是一些正直的大学和部分信息闭塞的学生及其家长,还有整个社会的诚信度。

  “数字膨胀”挤压人文空间

  贾梦雨

  凭借现代传媒的狂轰滥炸,排行榜在时空传播上的速度越来越快,并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泡沫化倾向。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评比多如牛毛,一个很小的问题,一些随机的网上投票,一组不充分的数据,就能造就一个“排行榜”,既缺乏科学性,也缺乏权威性,虽然说具有表面上的“民意”,而实际上的意义往往南辕北辙。还有一些排行榜沦入一些“大户”的垄断,或者成为另一场“秀”。甚至连大学排行榜也因功利化而终难“免俗”。

  说到底,排行榜泛滥的背后,隐藏的是现代社会的身份焦虑。在一个转型期社会,尤其是资讯极其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家希望某种自我的彰显或确证。各种排名满足了此种诉求。

  然而,数字化的排行榜可能束缚了数字背后的人文色彩、个性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神诉求。更何况,现在的各种统计数据中,因利益所需而存在太多水分,造成新的误导。一些排行榜还把本不具可比性的东西罗列在一起,用同一把尺子加以衡量,抹杀个性,忽略差异。进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数字膨胀”将挤压社会正常的人文空间。

  寻求发挥其积极意义之道

  王 琦

  中国的大学排名,历史不算悠久,应是效仿西方而来。相比西方,不完善之处尚多。面对近来沸沸扬扬的大学排行榜“潜规则”事件,指责之外,寻找使排行榜发挥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之道才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排行榜的发布者应该具有权威性,所谓的“权威”,最起码是科学的调查、严谨的态度,这是排行榜质量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排行榜的制定过程中,除依据量化数据之外,更应融入质化内涵的因素,质、量结合进行研究与调查,让数据有血有肉,有学理也有人文关怀;另外,在对一些现象排优的同时,不妨也对另一些现象进行排劣,如电影界有“奥斯卡”,也有“酸草莓”,不妨设置一些相反的排名,以真正奖掖先进,鞭策后学。

  而现代人在形形色色的排行榜面前,一定要加强辨别力,在眼花缭乱的信息、资讯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能随波逐流,患上“排行榜依赖症”。

  以平和心走出“数字繁荣”

  艾 瑀

  按理说,上了榜的,甲、乙、丙、丁,座次分明,一目了然。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既能考评督促高校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又能为公众提供参照信息。然而,因为花钱买排名的潜规则的存在,“大学排名”却变了味。

  虽说排出的“数字”只是统计结果,但其直观简洁,有“说服力”,故而很受重视。大学为此没少绞尽脑汁过,有的在评审阶段花大力气装点各式门面,有的干脆从评选人或机构上入手,有的奇思妙想,据说某院校出口转内销,在国外报刊上大做文章,结果上演了一出广告版“排名”闹剧,也有些学校乐得其成,在众多榜单中精挑细选,为我所用。

  如此费尽心机于“数字”为哪般?学校亦有苦难言,压力重重。“大学排名”不仅成为形象工程与营销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联系着诸如招生质量、科研项目申请等实际利益,加之“潜规则”效应,岂容有丝毫怠慢?

  对多数公众而言,他们很少关心数字背后所涉及的一系列复杂问题,诸如评价标准如何定、定什么、谁来定、与实际有无差距等,相反倒更津津乐道于一二三的座次。事实上,脱离了标准的“数字”并无多大意义。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公众,至少不妨以平和心看“排名”,尤其是考生和家长,全面地了解情况,切勿轻信数字,盲目跟风。至于高校,是否也能有颗平和心,从“数字繁荣”中走出来呢?

  关键是如何与利益挂钩

  秦 鲁

  大学排名本是利益驱动的产物。最早从事大学排名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一家媒体。推出大学排行榜,是为了扩大发行量。英国《泰晤士报》做大学排行榜也是为了追求发行量。起初,这些媒体在运作时也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推出的排行榜与社会普遍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引起轩然大波。后来他们不断改进评价参数和标准,力求客观,并推出各种细分排名,逐渐得到公众认可。

  我国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办大学。由于过去大学少,且高等教育属精英教育,官方和民间都鲜有大学排名。虽没有排行榜,但公众对大学的评价都较为统一。

  上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民办高校风起云涌,成为大学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高校合并、改名频仍……老百姓对大学知道得越来越多却又越来越不了解了,就连哪所大学为当地之“最”也扑朔迷离起来。在此档口,校园网站“网大”、大学评价和排名领域专家武书连等推出的大学排行榜为公众提供了评判标准,一夜成名。

  事实上,排行榜与“利益”挂钩并非定然是坏事,关键是如何挂钩。

  美英两国著名的大学排行榜以发行量为激励因素,实现了排行榜与正当逐利的良性结合,值得借鉴。反观国内,因缺乏排行榜与利益的良好结合,结果使一些排名机构谋求与高校交易而获利。这是不可取的。不仅有违客观,也有违市场原则。不过,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尚属新生。与其一味苛责贬斥,不如多建立一些规范,多给予一些宽容和善意的帮助。

【编辑:吴歆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