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学子十年爱心接力西部支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科大学子十年爱心接力西部支教
2009年09月01日 2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合肥9月1日电 (胡胜友 吴兰)9月1日,开学日,很多学子走进校园,而彼时,中国科技大学的8名研究生已抵达宁夏海原县,开始爱心接力该校在西部的支教事业。据统计,从1999年至今,中科大先后有十批共55名研究生志愿前往青海、甘肃和宁夏支教服务,学子们在黄土地上演绎出一场西部支教的“爱心接力”赛。

  据了解,中科大研究生支教的青海循化、甘肃榆中和宁夏海原,都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地区。其中,宁夏海原县是该校支教团服务时间最长的服务地。十年来,中科大支教队员在西部这片黄土地上,传道、授业、解惑。

  讲台前的“接力赛”

  1999年,第一批支教研究生崔浩一到青海省循化中学,就被委以重任----教两个初三毕业班的语文。在虚心向当地教师求教的同时,利用专业特长,改进教学方法。课堂上,他指导学生将《孔乙己》改编成剧本进行演出,把《陈毅市长》改编成小说,根据《周总理您在哪里》组织演讲比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增加了学生们对语文学习兴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因为每届支教学生只有一届,每届支教地点有可能改变,往往有“接不上茬”的现象,直接影响执教的延续性和教学质量。2007年9月,为改变这一现状,第九届支教队副队长石朝阳到海原之后,就主动找到西安中学领导进行沟通,积极要求以他所带的七(3)班为“实验班”,让科大连续三届的支教队员“接力”支教,把该班的学生从初一一直带到初三。于是,“中国科大接力班”就在西安中学诞生了。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中科大支教队员在接力班积极倡导“老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数学、书画等不同的兴趣小组,组织风筝节、演讲比赛、奥运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黄土地上的孩子们收获着快乐的学校生活。“关键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自信和目标,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初中生都能够上高中上大学,但我们尽量让每个人都有快乐的中学时代。”石朝阳说。

  用爱心催飞梦想

  在西部贫困山区支教,由于条件所限,支教队员就几个人挤在一间墙壁漏风的平房里,吃的是土豆白菜和小米干饭,经历的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冬和黄沙肆虐的早春……,就是在如此不佳的自然环境下,他们一茬接一茬,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感情和知识深深融入这片炽热的黄土地里。

  2006年9月,中科大信息安全专业的刘福丽来到海原支教发现,很多贫困学生成天吃干馍馍、喝白开水。望着他们消瘦的身体,蜡黄的小脸,她心里充满怜惜。她想把自己的饭菜分给她们,可是她能帮一个、两个……却帮不了所有的学生,于是她加入了“一帮一”助学行动。

  10年来,支教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爱心助学始终在传递,“一帮一”活动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安利安徽分公司先后向中科大研究生支教团捐赠4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5万元的学习用具、生活日用品。

  知识改变命运。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文明的窗口,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成为支教队员的使命。中科大第十届支教队员李昌根等人时常鼓励山里娃用知识和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落后的命运。不少世代从未走出家门的农民们,正是从支教团队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失学的孩子又重新回到课堂。

  在支教期间,为摸清当地贫困中学生的真实情况,支教队员刘福丽放弃当年支教时的国庆休息的时机,同她的支教伙伴们一起对海原县18个乡镇的140多名学生进行家访,历时11天,行走2000多公里,整理出3万多字的第一手资料。

  回忆当时穿过“土云”去家访的情景,刘福丽开玩笑说,海原的特产是“黄土”。县城随处可见黄土房、黄土墙,而到了农村,满眼都是黄土,连人都像蒙了一层黄土,汽车如同在土云里行驶。但一座座的黄土高坡阻挡不了她们的爱心与责任心。清晨,带着干粮出发,她们奔波于海原县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做家访,直到天黑才返回。

  支教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用爱心帮助一个个有梦的人起飞。刚刚结束宁夏海原支教返校的2004级学生许瑞说,“走出象牙塔,直面社会现实生活,受到的是最生动的国情教育,这能让人思想升华、才华充实。”他说,一年的支教生活,真正体会到国家支援教育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刻涵义,过去政治学习的内容,在思想深处变得更具体、更鲜活。

  十年支教,十年奉献,十年收获,十年成长。中科大研究生前后十批支教队员与西部贫困地区结下的不解情缘,依然在延续。让爱延续,让希望的种子在大西北生根发芽,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火热实践中闪光——这是中科大对每一批支教队的期望,也是支教团成员的豪迈誓言。

  目前,第十一批支教队又接过支教扶贫的接力棒,已在宁夏海原开展志愿服务,正在延续着这一讲台前的爱心接力。(完)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