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推荐上北大”的热冷 不如探索多元评价模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实名推荐上北大”的热冷 不如探索多元评价模式
2009年12月14日 15:2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与其给校长推荐权,不如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权;与其让校长推荐“偏才”,不如探索多元考察学生个性的评价模式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周大平

  北京大学招生办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2009年11月一度成了抢眼的新闻。从11月8日公布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到11月30日公布初审合格的推荐学生名单,在不到三周时间,社会反响迅速地从沸到冰——从狂轰猛炸般的议论到争辩双方骤然无语。如果说这则新闻中还有什么值得回过头来梳理一下的必要,那就是舆论出现这个强烈反差的原因。

  正方与反方

  “经由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的推荐,合乎条件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面试;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大降30分录取的政策。这部分学生将不超过北大计划招生人数的3%。”方案公布后不到24小时,在新浪网的民意调查中,质疑实名推荐制,认为对多数人不公的占67.8%;力挺这个做法,认为可以弥补高考机制不足、发现素质人才的占24.5%。

  方案在此后的10多天里,激起社会高度关注。力挺者把方案提升到“打破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高度,期望此举能“成为高校招生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认为“多元的招生途径有利于不拘一格选人才,如果刚一出台就求全责备,会使改革寸步难行。”反对者则从校长资质的认定、推荐程序的透明、惩处力度的把握等方面提出质疑。

  浏览高等教育招生的国际通行做法,推荐制在不少教育、科技发达的国家,已经是高招最重要的途径。推荐制能够让高校不拘一格选人才是一个被公认的理念:它不仅可以打破考试独木桥的瓶颈制约,还会体现出贴近教学一线、多角度反映学生素质、鼓励社会诚信品格等诸多优势。

  名牌大学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理应是发现和培养多种类型优秀人才的有益尝试,在我国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争议?综合一些质疑者的分析可见,导致这一情形的原因,一是在当今的教育体制和诚信生态下,校长推荐能否真正做到不受权力和金钱左右,人们难以持乐观态度;二是被选定享有校长推荐资格的中学皆非重点莫属,必然导致已经备受诟病的择校现象愈演愈烈,进而使择校费水涨船高;三是被推荐者降低30分录取的规定,不但没有挣脱“唯分数论”的怪圈,而且极易演变成极少数有“背景”学生的降分特权,从而导致对教育公平的更大伤害。

  力挺者之一、时政观察员陈杰人认为,中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几十年历史之后,其呆板性、排他性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突破瓶颈之时,改革这种和学术自由之风格格不入的准科举制迫在眉睫。北大招办公布的方案,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探索高校自主招生的办法和途径,二是给一些综合素质优良但考试能力不强的学生以其他机会,三是测试当前中学校长的诚信水平。他说,就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言,中国的大学要想真正从“行政学术”走向“自由学术”,从“培养人才”走向“培养人”,显然需要打破高考独木桥制度并实现自主招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大招办的方案,体现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符合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然而令力挺和质疑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事实戏剧化地证明,他们似乎都误判了这种“实名推荐”的价值。

  方案的背后

  社会上“对实名推荐方案的价值是否高估”的疑虑,很快得到了“上榜”校长们的行为证实。

  一是推荐标准又退回到拼分数的老路。39所“上榜”中学推荐的学生,无不是各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这自然招致“即使不用推荐和降低30分录取,也能考上国内顶尖大学,推荐这些人等于浪费指标”的社会非议。二是校长主动放弃推荐权,改为要么通过学生自荐、班主任推荐和家长推荐这三种方式确定,要么采取“学生投票结合老师评判”的方式确定。

  本来,在力挺者中,有一个观点是很能说服人的:近几年的大学自主招生,推荐学生都是以学校的名义,由学校组织考核,集体推荐。因为是集体决定,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无人负责。这一次北大把推荐主体换成校长,校长就是最直接、最明确的责任人,这种以个人名义担保的做法,更有利于保证推荐的质量。遗憾的是,从中学校长推荐的愿景退回到学校推荐的老路,相当于给这个观点一记耳光。

  有评论认为,实名推荐不过是在现有自主招生政策基础上小心翼翼的程序变动,是把原来自主招生的高昂成本转嫁一部分到中学校长头上,如此而已。

  来自教育界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刘林认为,在当前没有相应的诚信体系、监督制度和选拔程序做基础的条件下,北大的所谓实名推荐不值得推广。如果其他一流大学纷纷效仿,公布一批各自认可的“名中学排行榜”,必然使中学的“择校风”越刮越猛。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