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5年在国际期刊发论文279篇 为何如此"高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授5年在国际期刊发论文279篇 为何如此"高产"?
2009年12月31日 04:21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日,本报报道了井冈山大学两位讲师发表70篇造假论文的事件。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2004—2009年这5年间,黑龙江大学的Shan Gao在该期刊上发表了数量惊人的279篇论文。为什么他能在短时间内发表这么多论文?中国科技论文数量已经连续几年位居世界前列,“垃圾论文”是否占据了大量比例?“论文大国”的后面,到底有多少是造假的,有多少是“技术含量较低”的?

  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高产”论文并非不可能

  《晶体学报》收录也有“据”

  编辑:昨天刊登报道的“《晶体学报》中国论文风波(上)”中,提到井冈山大学两位教师两年内在同一刊物上发表70篇造假论文的现象,同时又提到了黑龙江大学一位署名为“Shan Gao”的作者,5年内在《晶体学报》发表279篇论文。这个数字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要知道,在国际期刊上发一篇论文是很难的,有的大教授一两年都很难发表一篇科研论文。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晶体学报》能提供如此多的机会?

  曹红涛:获知这个线索后,我今天迅速赶到黑龙江大学,在该校的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见到了这位作者,他叫高山,是一名教授。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我一直在等待今天的采访”。

  高山坦承,2004年到2009年期间,在《晶体学报E卷:结构报告网络版》中发表了论文200多篇,具体篇数他没统计,差不多平均每周发两篇吧。但他介绍,这些论文完全是他辛苦得来,完成这样大规模的论文数量,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

  听专家介绍,一般来说,要确定一个新的晶体结构,必须经过“化学反应合成—培养单晶—获取表征数据—软件分析”等一系列过程,才可能形成论文材料。但《晶体学报E卷》收录的论文要求不同。高山解释说,这个学报是网络版,实际上就是个晶体结构数据库,只要它认定你的数据新颖、准确、合理,经过一两轮修改,慢的二三个月、快的一个月就能上网。《晶体学报》虽然影响因子低,但对结构解析而言确是权威期刊。

  高山教授对自己的学术能力很有自信。他说,自己的团队起早贪黑,培养的晶体多,再加上解析及时,投论文熟能生巧,故此多发论文很正常。据我在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了解到的情况,高山是在2004年9月评上的教授职称。

  赵亚辉:说实话,在展开对井冈山大学教师“批量造假论文”事件的调查时,我最初也觉得难以置信。尤其是两年在同一期刊发表造假论文70篇。但在请教了不少业内权威专家后,我也稍微改变了一下态度。我采访的中科院理化所副所长黄勇研究员就介绍,国际上有一类科技杂志,好比一本大字典,每篇论文代表一个新字。总字数有数万,常用字可能只有几千。

  所以,在像《晶体学报》这样的科技杂志上短时期内刊登数篇、甚至数十篇论文的,并不是没可能。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